-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旧雨(jiù yǔ)的意思:指旧日的朋友、旧时的情人或熟悉的事物。
朗照(lǎng zhào)的意思:明亮照耀,光明正大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人后(ré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背后做坏事或说坏话。
素娥(sù é)的意思:指女子清白无瑕、美丽动人。
谈风(tá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谈论风气、风尚。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无旧(wú jiù)的意思:没有旧的东西,表示全新、崭新。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雄心(xióng x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非常远大。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谈风月(tán fēng yuè)的意思:指男女间谈论情爱、婚姻、风流韵事的言谈。也可指男女间亲密交谈、私下谈话。
- 鉴赏
此诗《中秋对月》由清代诗人潘俊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独自在他乡对月的情景,充满了思乡之情与淡淡的哀愁。
首联“对此团圆唤奈何,良宵常在异乡过。”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面对满月,心中却涌起难以言喻的感慨。中秋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只能在他乡度过,那份孤独与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座无旧雨谈风月,案有新诗且啸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身一人的情境。在没有老友相伴的情况下,只能以新诗自娱,借吟唱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与忧愁。
颈联“朗照定知今夕共,旅愁偏恨此时多。”诗人通过想象,认为即使身处他乡,明月也能够与自己共度今夜。然而,正是这份共处,反而加重了诗人的旅愁,凸显出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寒毡碌碌居人后,愧把雄心诉素娥。”诗人以“寒毡”自喻,暗示自己的生活困顿,与他人形成对比。同时,他将心中的雄心壮志寄托于月神(素娥),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不甘,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通过中秋之夜的对月,深刻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独在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自我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人惠白莲花
碧莲花发梦湾矶,鹤骨难教厚禄肥。
夜月擎来双掌露,晓风拂动六铢衣。
渔歌过后香犹湿,鹭影移时雪欲霏。
风月既为专一壑,茅茨何自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