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夫(bìng fū)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高谢(gāo xiè)的意思:感激之情高过谢意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林野(lín yě)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林和广阔的原野。
拟作(nǐ zuò)的意思:模仿或仿效别人的作品或行动。
塞翁(sài wēng)的意思:意外的不幸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扫洒(sǎo sǎ)的意思:清扫干净、洗净。
僧坊(sēng fāng)的意思:僧坊是指佛教寺院或尼姑庵。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雅志(yǎ zhì)的意思:指高尚的志向和追求,具有优雅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塞翁马(sài wēng mǎ)的意思:形容人生变化无常,好事与坏事常常交替出现。
奢摩他(shē mó tā)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言辞过于奢华或夸大,不切实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束缚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如“奢摩他”、“萨芸若”,以及“沩山牛”、“塞翁马”的比喻,来表达对内心平静与外在事物得失的超然态度。
首句“生非廊庙姿,雅志在林野”点明了诗人并非官场之人,而更倾向于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接着,“拟作奢摩他,疾至萨芸若”两句,借用佛教术语,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但很快又意识到这些追求可能带来的困扰和痛苦。
“身心沩山牛,得失塞翁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平衡。沩山牛象征着内心的稳定与平和,塞翁马则代表了对得失的淡然态度,即无论得失,都能像塞翁对待马一样,保持心态的平衡。
“城南寄僧坊,一室谢扫洒”描述了诗人选择在僧坊中寻求心灵的栖息地,远离尘世的纷扰,过着简朴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当时醉吟翁,高谢香山下”通过引用另一个诗人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即使是在香山这样的名胜之地,也愿意放弃,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最后,“安知衰病夫,亦有如翁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即使在年老多病之时,仍能找到像“醉吟翁”那样的心灵寄托,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平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上杭旧县乡至永安湖口司无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顿甚劳途中书此遣怀
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
如树有干干有枝,枝枝叶叶交回环。
一山生出山无数,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
初逾一岭谓山尽,未尽又见山当前。
山脚稍稍得平处,过去竟为山所关。
山头隐隐现凹处,上去仍为山所瞒。
或数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劳跻攀。
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总在山之间。
往时飞步凌孱颜,祇今老矣筋骨孱。
赖有两人能舆我,下舆姑让渠息肩。
摄杖徐行复小憩,松边竹下时流连。
但见山头石磊磊,但闻山脚水潺潺。
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
水兮何智石何顽,石固长间水亦间。
咄哉上上下下劳如此,我殆不如石与水。
《自上杭旧县乡至永安湖口司无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顿甚劳途中书此遣怀》【清·李惺】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如树有干干有枝,枝枝叶叶交回环。一山生出山无数,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初逾一岭谓山尽,未尽又见山当前。山脚稍稍得平处,过去竟为山所关。山头隐隐现凹处,上去仍为山所瞒。或数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劳跻攀。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总在山之间。往时飞步凌孱颜,祇今老矣筋骨孱。赖有两人能舆我,下舆姑让渠息肩。摄杖徐行复小憩,松边竹下时流连。但见山头石磊磊,但闻山脚水潺潺。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水兮何智石何顽,石固长间水亦间。咄哉上上下下劳如此,我殆不如石与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867c6c742170c0656.html
雨后同孟棠孝廉夜登玻璃泉清心亭
三秋积雨多,客夜听泉至。
溟濛峭峰顶,疏林冱云气,秉烛照回廊,古径压空翠。
西风吹高岩,打头乱叶坠。
长淮寂渔火,暗听惊涛沸。
万瓦黑甜中,一镫隐湖寺。
兹地数登览,夜景领尤异。
烹泉话石栏,眼前获新契。
亭名玩清心,澄澈平旦意。
何用警霜钟,静理悟禅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