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大善寺》
《游大善寺》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苦节严夷蹠,孤贞覈谢陶。

悬知老僧廪,芝蕙共清高

成佛未为贵,知儒定足豪。

我来寻塔志,莽莽蓬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孤贞(gū zhēn)的意思:形容孤独、寂寞,没有伴侣或依靠。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游大善寺》。全诗通过对大善寺环境的描绘和对僧侣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与儒家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联“苦节严夷蹠,孤贞覈谢陶”以“夷蹠”和“谢陶”为喻,赞扬了僧侣们坚守清苦节操的高尚品质,如同古代隐士般独立不群,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这里,“夷蹠”和“谢陶”分别指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通过对比,突出了僧侣们不同于世俗的纯洁与坚韧。

颔联“悬知老僧廪,芝蕙共清高”进一步描绘了大善寺内僧侣们的生活环境,想象中老僧们的粮仓里,不仅有粮食,更有如芝如蕙般高洁的精神食粮,象征着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高雅。

颈联“成佛未为贵,知儒定足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与儒家思想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成为佛陀并非人生的最高追求,真正重要的是理解并实践儒家的道德原则,这同样能展现出人的豪迈与伟大。这里,诗人将佛教与儒家思想并置,体现了其对不同文化价值的包容与思考。

尾联“我来寻塔志,莽莽但蓬蒿”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他来到大善寺,寻找内心的寄托与灵感,却发现眼前只有荒草丛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隐喻。整首诗在赞美僧侣精神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全祖望的《游大善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佛教与儒家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六

英鉴高千古,名尤不假人。

周惟十夫哲,汉止一儒醇。

圣笔严褒贬,臣材岂拟伦。

骊珠六十九,谁谓橐中贫。

(0)

又和喜雨四首·其二

暮年台笠代羸骖,信步篱东过舍南。

稍喜农家行食麦,径催园户去移柑。

寻花公倘来过甫,置薤吾无可语参。

诸县丰登条教简,醉翁饮少已先酣。

(0)

豫章二首·其一

湖光如镜了无尘,照见先生白发新。

岁晚骑驴行万里,始知孺子是高人。

(0)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其一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

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0)

蒙恩除大蓬一首

拜昭文相辟翘材,封冠军侯筑将台。

得以先生新主判,两为玉帝管蓬莱。

(0)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其一

独醒公子去沉湘,未识人间有醉乡。

酒与离骚难捏合,不如痛饮是单方。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