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宪(chí xiàn)的意思:遵守宪法,坚持宪法的原则和规定。
古劲(gǔ jìng)的意思:形容古代人的精神力量或者古代事物的气势。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江右(jiāng yò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江西和湖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江南以南的地方。
老乡(lǎo xiāng)的意思:指同乡、同胞,也指与自己有着共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台阁(tái gé)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官邸或官署。
文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声音,即文章的声音、风格、韵味。
宪节(xiàn jié)的意思:指守护宪法、法律的节操和原则。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阳冰(yáng bīng)的意思:指坚决果断、刚正不阿的人。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篆法(zhuàn fǎ)的意思:篆法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也可指代书法家运用篆刻技法创作的作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周伯温的官员的生平与成就。开篇“簪缨著江右,早负台阁英”赞颂了周伯温年轻时便已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能力,如同贵族的标志般在江西地区崭露头角,早早地就以出众的才能闻名于朝堂之上。
接着,“岭海持宪节,中朝播文声”描述了周伯温在岭南沿海地区担任宪节官职期间,不仅严格执法,维护地方秩序,还以其文采斐然,名声远播朝廷内外。这句诗巧妙地将地理环境与人物品行结合,展现了周伯温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篆法攻史籀,古劲追阳冰”则进一步揭示了周伯温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他不仅深入研究古代文字,如史籀所创的文字体系,而且追求古朴刚劲的风格,与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相媲美。这表明周伯温不仅在政界有影响力,在艺术领域也同样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追求。
最后,“归来老乡国,荒隧照秋萤”描绘了周伯温晚年归隐故里的情景。他回到了熟悉的家乡,虽然身处荒僻之地,但依然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宁静。这里的“秋萤”象征着虽微小却明亮的光芒,寓意着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周伯温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光明与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周伯温从青年时期的才华横溢,到中年时的政绩卓著,再到晚年时的归隐自得,一生丰富而多彩的经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周伯温高尚人格和卓越成就的深切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宇文伯脩题清溪驿梅花
骥尾曾容蹑后尘,柳花榆荚古河滨。
天衢事业已腾世,山驿诗篇知几春。
梅萼故应如异日,风骚仍得慰幽人。
须知犹是枯株在,早晚吹嘘近紫宸。
送王宪赴阙
凤诏传天北,輶轩指建章。
既能思贾谊,何患老冯唐。
况是高门庆,从来美誉彰。
灵台悬宝镜,峻节凛秋霜。
庖刃诚难敌,黄陂岂易量。
承家但清白,报国颇施张。
属部分氂犬,终朝事锦囊。
收功殊俗士,知已恃明王。
此去堪前贺,胡为独倍伤。
昔沾淮水润,今借德星光。
折柳故多恨,衔环空不忘。
他年重望履,应已步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