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
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当从令伊后,再往步柏林。
柏林(bó lín)的意思:柏林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柏林”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坚定不移。
北岳(běi yuè)的意思:指东岳泰山,又称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最有声望或最高峰的人或事物。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地脉(dì mài)的意思:指大地的脉络,比喻国家的根本或家族的根基。
东夷(dōng y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泛指北方的蛮夷。
恩临(ēn lín)的意思:指高贵的人或权威的人对普通人施以恩惠或亲近。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悔恨(huǐ hèn)的意思:后悔、懊悔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孟夏(mèng xià)的意思:指中国农历五月,也指夏季的开始。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缩地(suō dì)的意思:指能够缩小地方,使空间变小。比喻人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发挥出大的作用。
天恩(tiān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恩德。
隐秀(yǐn xiù)的意思:隐蔽而美丽。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云岳(yún yuè)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的意思,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才华超群。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这首诗作于唐朝,由诗人贾岛所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两句,以月亮作为媒介,传递着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月亮不仅映入眼帘,更沉淀于心田,表达了思念之深且恒久。
接着“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如影随形,难以摆脱。诗人通过这种重复的方式,加深了情感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渴望和孤寂。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转而描绘了一幅夏夜景象,月光下的人物似乎被茂密的树木所遮掩,营造出一种隐约而不易触及的情境。这里的“孟夏”指的是初夏,而“树蔽岑”则突显了自然界对人世间隔阂。
“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表达了诗人在思念中获得的一种超脱与释然。尽管身处幽深的林中,但心中的欢愉和歌唱声似乎已经超越了现实环境的束缚。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故土的眷恋。这里的“北岳外”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而“东夷深”可能暗示着对边疆战事或异族关系的担忧。
“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和平、结束战争状态的心愿。这里的“地脉”象征着国家的命脉,“天恩”则是对上天所赐福佑的期待。
最后两句“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排斥。他渴望一种隐逸的生活,但又担心世俗琐事会打破这种宁静。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一位唐代士人对于亲情、故土、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索,以及对纯粹个人情感空间的渴望。
孤鸿海上来,照影秋池水。
本欲乘长风,为君腾万里。
君家罗网忽见羁,云天冥冥未可知。
生平空负淩霄翼,不飞不鸣人岂知。
上林苑里千花积,燕雀相呼戏其侧。
有鸟名鸾被彩衣,欲借一枝遭铩翮。
翰音登天凤在笯,鸿兮鸿兮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