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剥落(bō luò)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一层皮、壳或涂层脱落。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风知(fēng zhī)的意思:风知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对事物的了解或者掌握的程度非常深,了解得非常透彻。
负重(fù zhòng)的意思:承担重大责任或负荷。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枯草(kū cǎo)的意思:指已经枯死的草,比喻失去生机、无望或无用的人或事物。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皮剥(pí bāo)的意思:指剥去皮肤,比喻残酷虐待或剥削。
乞怜(qǐ lián)的意思:乞求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千斤(qiān jīn)的意思:指重量大,有力量的东西。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水灵(shuǐ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灵活、活泼、清新。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振迅(zhèn xù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力量充沛。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紫驼(zǐ tuó)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难得一见的事物或人。
蹴踏(cù tà)的意思:用脚踩踏,形容蔑视、践踏或破坏。
- 鉴赏
这首《病橐驼行》由元代诗人许恕所作,描绘了一只病驼的凄凉境遇,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动物与人的命运交织,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首句“西域紫驼高硉兀”,以西域的紫色骆驼开篇,点明了驼的地域特征和颜色,同时“硉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驼背的高耸。接着,“不见肉峰惟见骨”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驼因年老或疾病而瘦骨嶙峋的状态,形象而深刻。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则通过驼的眼神和动作,表现了它在病痛中的无助与渴望。驼的“左顾右盼”仿佛在寻求帮助,但“欲行不行还勃窣”的状态,又揭示了它行动的艰难和无力。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两句,通过驼的过往经历和对环境的敏感,展现了它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驼曾经能承载千斤之重,显示出其力量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它与人类共事的历史。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则通过驼的叫声和动作,分别在塞北和江南两个场景中展现,既表现了驼的生命力,也寓意了它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描述了驼当前的状况——疾病缠身、衰老体衰,皮肤疮痍,毛色枯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则以秋日的沙地和长至三尺的苜蓿草为背景,描绘了驼在病痛中只能勉强觅食的可怜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病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生命状态,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登千佛山
嘉名古云爱,携手蹑巑岏。
宁伤廪秋暮,惜此永日欢。
斜日在郊坰,晴皋堕轻翰。
亭亭华不注,峭茜不可餐。
三周吊陈迹,百雉森雄蟠。
酌彼在山泉,倚兹千丈磐。
摩挲崖上佛,烟雨故不刓。
俯窥小洞幽,笑叹黔生寒。
不知镜梵夕,省想为盘桓。
吾生几两屐,勤可亲烟峦。
毋令岁华晏,庶以恣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