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张 乔 下 第 归 宣 州 唐 /李 洞 诗 道 世 难 通 ,归 宁 楚 浪 中 。早 程 残 岳 月 ,夜 泊 隔 淮 钟 。一 镜 随 双 鬓 ,全 家 老 半 峰 。无 成 来 往 过 ,折 尽 谢 亭 松 。
- 注释
- 诗道:指诗歌创作或诗歌之道。
世难通:世间难以理解或实现。
归宁:女子回娘家省亲。
楚浪中:楚地的江水。
早程:清晨的旅程。
残岳月:残月挂在远处的山峦。
夜泊:夜间停船靠岸。
隔淮钟:隔着淮河传来的钟声。
一镜:镜子。
双鬓:两鬓。
全家:全家上下。
老半峰:仿佛生活在半座山峰中。
无成:没有成就。
来往过:频繁往来。
谢亭: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旅途中的某个地方。
松:象征坚韧和岁月。
- 翻译
- 诗歌的道路在世间难以通行,这次回家是在楚地的江水中漂泊。
清晨的行程中月亮还挂在远山,夜晚停泊时能听到淮河对岸的钟声。
镜子中的我与两鬓的白发一同衰老,全家也如同生活在半座山峰之中。
没有成就的我频繁往来,途经谢亭时连松树都似乎被我折弯了枝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友人回到宣州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诗中“诗道世难通”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传承和理解的困难,以及个人情感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归宁楚浪中”则是表明友人的归向,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两句描写了朋友离去时日夜更迭的行程,残月与晨光交替,夜晚停泊在淮河之滨,听着寺庙中的钟声,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凄清。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则是对友人容颜的赞美,镜中映出的面容如同山间的古木,岁月流转却依旧坚守着不变的风貌。全家指代朋友之家,这里暗示了家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感的连结。
最后,“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无法长久、终将分离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折尽谢亭松则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哀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匡衡故里作
大儒盛时栋,为儒衰世珍。
子政忠被谤,衡也坐秉钧。
小心事权要,大言论妃嫔。
可以弼天子,不敢忤幸臣。
千古此秘要,沽直登要津。
儒者学何事,大节宜轮囷。
哀哉匡张辈,所学岂不醇。
经术与文章,无补瓦裂身。
乃知患失念,六籍之荆榛。
《小雅》好正直,垂诫何谆谆。
说《诗》求解颐,知非鲠亮人。
过小岭·其一
此岭九十里,所历颇险恶。
两夫舁一兜,袅袅竹竿弱。
片篷圆幕天,尺板危垫脚。
所见高一头,有美自呈跃。
岭转初螺旋,崖断忽瓜削。
曲则蚁穿珠,窄作鼠入角。
陡则马蓦坡,藏则蛇赴壑。
进则鸟道争,退则蚓行却。
溪回路已穷,林转山又廓。
峰峦递显藏,隐现随起落。
肩舆升降间,一一归领略。
景色真难名,可喜又可愕。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