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疑冢》
《疑冢》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阿瞒技俩惯瞒人,七十二坟无一真。

人死猜疑心未死,兢兢无地容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瞒(ā mán)的意思:指一个人以虚伪的言行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本性。

猜疑(cāi yí)的意思:对他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技俩(jì liǎ)的意思:指在处理事情时所运用的巧妙方法或策略。

兢兢(jīng jīng)的意思:小心谨慎,恭恭敬敬。

容身(róng shēn)的意思:指暂时找个地方住宿或逗留。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疑心(yí xīn)的意思:怀疑心理,对他人或事物存有疑虑。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七十二坟(qī shí èr f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坟墓,形容惨烈的战斗或灾难造成的大量死亡。

无地可容(wú dì kě róng)的意思:指没有容身之地,形容被排斥或无法容忍。

鉴赏

这首诗名为《疑冢》,是清代诗人陈维英所作。通过“阿瞒技俩惯瞒人”一句,巧妙地将曹操(字阿瞒)的典故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复杂心理的深刻洞察。接着,“七十二坟无一真”描绘了曹操为了掩藏真实陵墓而建造众多假墓的情景,暗含着对权谋与欺骗的批判。

“人死猜疑心未死”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对未知的恐惧和不信任,即使在死亡之后,这种心态依然存在。最后,“兢兢无地可容身”,则表达了在猜疑与恐惧的笼罩下,人们仿佛无处可逃,心灵深处充满了不安与焦虑。

整首诗以曹操的疑冢为载体,不仅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更触及了人性深处的恐惧与不安,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陈维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复杂的人性画卷,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反思自我。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

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

九陌泥乾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

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

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0)

赠杜默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锽间镛笙。

淫哇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

(0)

重读徂徕集

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忻欢。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闻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于四夷,或藏在深山。

待彼谤燄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先。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辨,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孔孟困一生,毁逐遭百端。

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

所以忠义士,恃此死不难。

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

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

已埋犹不信,仅免斲其棺。

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

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

下纾冥冥忿,仰叫昭昭天。

书于苍翠石,立彼崔嵬巅。

询求子世家,恨子儿女顽。

经岁不见报,有辞未能铨。

忽开子遗文,使我心已宽。

子道自能久,吾言岂须镌。

(0)

永州万石亭

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声哀。

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

山穷与水险,下上极沿洄。

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人迹所罕到,遗踪久荒颓。

王君好奇士,后二百年来。

剪薙发幽荟,搜寻得琼瑰。

威物不自贵,因人乃为材。

惟知古可慕,岂免今所咍。

我亦奇子厚,开编每徘徊。

作诗示同好,为我铭山隈。

(0)

泛舟西湖

湖边无日欠春风,金碧楼台面面同。

白鸟惯随船上下,画桥分断水西东。

百年乐事浮云外,一段伤心落照中。

老尽风流无问处,藕花今是几番红。

(0)

卜算子·其一

只解劝人归,都不留人住。

南北东西总是家,劝我归何处。

去住总由天,天意人难阻。

若得归时我自归,何必闲言语。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