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参透(cān tòu)的意思:理解透彻,洞悉其中的道理或真相。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成竹(chéng zhú)的意思:成竹指的是事先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或者构想,形象地比喻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的发展和结果有准确的预测和把握。
春纤(chūn xiān)的意思:春天的丝线,指春天的细雨。形容春天细雨的柔和、细腻。
惊蛰(jīng zhé)的意思: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天气逐渐转暖,昆虫苏醒,万物复苏。在成语中,惊蛰意指一种力量的觉醒和爆发。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一捻(yī niǎn)的意思:一点,一丝
玉版(yù bǎn)的意思:指古代制作文书的用具,比喻文章或书籍的内容高雅、精美。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 鉴赏
这首《鹧鸪天·笋》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通过对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不待雷声惊蛰过”,以自然界的惊蛰时节为背景,暗示笋在春雷未响之前就已开始生长,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乌键折土遍山阿”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笋破土而出的动态过程,仿佛乌键(可能指黑色的工具)在山间各处挖掘,将笋的生长过程具象化。
“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笋的形态特征。青绿色的笋尖尚未完全挺拔,参差不齐的节段如同少女细嫩的手指,经过精心雕琢一般,形象地表现了笋的清新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笋的外在美,也隐喻了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几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笋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它能够穿透坚硬的岩石缝隙,跨越泥泞的地面,其生命力之强令人赞叹。同时,将笋的生长姿态比作鸡腔燕尾,既形象又富有韵律感,突出了笋的独特美感。
最后,“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两句,借用了“胸有成竹”的典故,表达了对笋深入研究、理解其生长规律的渴望。这里的“玉版”象征着知识与智慧,意味着只要不断探索与学习,就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笋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探索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端常之建康
高名闻已久,方策有文雕。
接得诗人信,知从谏议招。
住遥劳枉刺,去速恨移桡。
何处逢黄菊,秋风故六朝。
八声甘州.燕山雪花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街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
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
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官、齐上紫金杯。
明朝起,江南驿使,来进宫梅。
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一
少年场屋心,富贵轻秋毫。
如何此偪仄,晚作空山逃。
世方驰逐好,我独儒书豪。
宁甘往教远,不肯十上劳。
尚持鹍鸡弦,自爱凤尾槽。
纷然凉州曲,谁赏郁轮袍。
取之众弃中,君眼亦已高。
惜哉君更穷,相看两萧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