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鞭更急,轭促肩领穿。
一饱弗易得,柰此官租钱。
并驱(bìng qū)的意思:指两者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不齐(bù qí)的意思:不平衡;不统一
寸土(cùn tǔ)的意思:形容领土狭小,地盘少。
登粟(dēng sù)的意思:指登上稻粟堆,比喻在一定领域内成为顶尖的人物。
官租(guān zū)的意思:指官员收取的贿赂或者官员的薪俸。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后者(hòu zhě)的意思:与前者相对,指在两者中的第二个或后面的那个。
竟岁(jìng suì)的意思:指人的一生,表示人的一生经历了多少年的岁月。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驱从(qū cóng)的意思:指用威力或势力迫使他人依从自己的意愿。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秃山(tū shān)的意思:指山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样子,形容荒凉贫瘠。
相周(xiāng zhōu)的意思:相互辅助、互相依靠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劳作的艰辛画面。首句"秃山束纡江",以秃山环绕弯曲的江流,展现了地貌的贫瘠。接着,"寸土无平田"进一步强调土地的不肥沃,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
"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描述了农事繁忙,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收割谷物的情景。"扶犁荦确间",写出了农夫在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辛苦耕作,"并驱从两犍"则展示了牛群共同拉犁的场景。然而,"两犍力不齐"揭示了人力与畜力之间的不协调,"手胼后者鞭"则刻画出后者的辛劳和无奈,需要不断鞭策。
"日暮鞭更急,轭促肩领穿",傍晚时分,鞭声催促,牛轭紧勒,农民的肩颈都因劳累而受伤。最后,"归来茅屋下,抚牛涕泗涟",描绘了农夫疲惫不堪,回到简陋的茅屋,面对辛苦劳作换来的微薄收成,不禁泪流满面,感叹"一饱弗易得,奈此官租钱",表达了对沉重赋税的无奈和生活的困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民在艰苦环境中为生活和官府赋税而辛勤劳作的境况,富有同情心和现实主义色彩。
卜行君有日,七月暑初平。
断续千山远,飘零一笠轻。
从今鸥鹭侣,任呼马牛名。
十载空成梦,不如学耦耕。
君本林閒士,那堪客路劳。
虫声万里远,爽气千岩高。
野水嘶匹马,长风舞敝袍。
三花传胜地,去去任游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