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幽松子落,林远叶声长。
夜雪飘山磬,秋云洒石床。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此诗描绘了西山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说法闻初地,题名到上方”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氛围,仿佛能听到佛法的教诲在初地回响,而诗人则在高处留下自己的名字,隐含着对佛学的崇敬与个人精神追求的体现。
“砌幽松子落,林远叶声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松子自高处落下,林间叶声悠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接着,“夜雪飘山磬,秋云洒石床”则将时间推至夜晚与秋季,雪花与云雾分别与山中的钟磬声和石床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与静、冷与暖相互映衬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坐来千嶂里,岚翠满衣裳”收尾,诗人坐在山中,四周是连绵的山峰,空气中弥漫着青翠的山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自然之美所包裹,诗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山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
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
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
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
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
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