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树还乱,林深烟更微。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灵 泉 山 上 晚 望 宋 /余 靖 野 旷 树 还 乱 ,林 深 烟 更 微 。天 随 残 日 尽 ,云 掣 断 山 飞 。玉 垒 风 烟 阔 ,秦 城 草 木 腓 。凭 高 无 限 事 ,今 夜 客 沾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断山(duàn shān)的意思:断山是指山势陡峭,像被刀剑劈开一样,形成两片分开的山峰。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秦城(qí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秦国的都城,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者官僚机构。
天随(tiān suí)的意思:指天意随从,事情随自然发展而变化。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野旷(yě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广阔的原野或山野。
夜客(yè kè)的意思:指夜间到访的客人,也用来形容夜晚出现的不速之客。
玉垒(yù lěi)的意思:指固若金汤的城垒,比喻坚固不可攻破的地方或防线。
- 翻译
- 野外空旷,树木显得杂乱无章,树林深处,炊烟更是稀薄。
随着夕阳西下,天空渐暗,云彩仿佛被拉扯着在破碎的山峦间疾飞。
玉垒这个地方,风烟迷茫,广阔无垠,秦城的草木因秋意而枯黄无力。
站在高处,思绪万千,今夜的旅人不禁因感怀而泪湿衣裳。
- 注释
- 野旷:野外空旷。
乱:杂乱。
林深:树林深处。
烟更微:炊烟稀薄。
天随残日:随着夕阳。
云掣:云彩疾飞。
断山:破碎的山峦。
飞:疾飞。
玉垒:地名,指玉垒山。
风烟阔:风烟迷茫。
秦城:地名,可能指秦朝的都城。
草木腓:草木枯黄。
凭高:站在高处。
无限事:思绪万千。
客:旅人。
沾衣:泪湿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景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凭高远望时的心境和感慨。
"野旷树还乱,林深烟更微。"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即将入夜的田园景象,开阔的原野上,树木参杂不齐,而林间弥漫着更加细腻的烟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更通过“乱”和“微”的字眼,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天随残日尽,云掣断山飞。" 这两句则转向高空,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色。天色随着太阳的消失而渐渐黯淡下来,云朵像是被什么力量扯断一样,急遽地飞过山巅。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一个生动写照,也隐喻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玉垒风烟阔,秦城草木腓。" “玉垒”指的是用白石砌成的城垣,这里象征性地使用“玉”,表达了一种洁净无暇的意境。而“风烟阔”则是对远方景色的描绘,给人一种空旷而又神秘的感觉。秦城一带的草木在春秋季节会有所变化,这里的“腓”字生动地表现了植物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繁盛。
"凭高无限事,今夜客沾衣。" 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言。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往事与思绪。而“今夜客沾衣”则暗示了一个旅途中的过客,因天气的变化或情感的潮湿而使衣物也变得湿润。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晚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凭高望远时的心境和对过往的无限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