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含桃(hán táo)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对他人友善。
佳名(jiā míng)的意思:美好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黏米(nián mǐ)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贪婪,像黏在手上的米一样,舍不得放开。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香菰(xiāng g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品状况良好、品质优秀。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新登(xīn dēng)的意思:指新上任、新晋升、新出现等意思。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子明(zǐ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明智。
- 注释
- 香菰:一种菌类食物,味道鲜美。
黏米:糯米,粘性大,常用于制作粽子等食品。
明堂:古代帝王祭祀、接见群臣的地方。
月令:古人根据月亮运行制定的时节规定。
含桃:古代祭礼中的食物,可能是熟桃或蜜桃。
黍新登:新熟的黄粱,指秋天谷物丰收。
- 翻译
- 香菰和黏米有着美好的名字,古老的习俗流传下来,这又何足挂齿。
天子在明堂中遵循着月亮的节律,新鲜的黄粱刚被献上,配以熟透的桃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端午帖子之一,主题围绕着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诗中提到的"香菰黏米"指的是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因其黏性而得名。"古俗相传岂足矜"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传承,认为这些古老的风俗习惯虽然流传已久,但并不值得自夸。
"天子明堂遵月令"一句,暗示了古代君王在端午节时会遵循时节的自然规律,如《月令》所示,进行相应的祭祀活动。"含桃初荐黍新登"则描绘了端午节祭祀时,新鲜的黄粱(黍)被供奉上,可能还伴有其他祭品,如樱桃(含桃),体现了节日的庄重与丰收的庆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端午节的礼仪习俗,以及皇室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霜花腴.九日复举词社,同里诸君子亦招饮酒家,亡室卒于九月十日,今将十年矣,怆然赋此词以谢
十年九日,叹老鳏、无心更拟题糕。
松稚冈低,槿枯篱短,夜深寂寂霜皋。旧林梦遥。
恨战云、深罨寒潮。
漫重提、载酒江亭,万芦花拥一楼高。
料理佩萸囊菊,慰江湖倦旅,近局招邀。
何处家山,连朝风雨,柴门尽自无聊。有愁未消。
想尊前、吟兴方豪。湿红笺、竞琢新词,客谁携洞箫。
木兰花慢
谁言春日丽,最萧瑟,夕阳中。
看一缕游丝,辞蜂避蝶,潜驻芳丛。疏慵。
未如柳絮,尽飘零、不肯怨东风。
乍可听莺院落,无聊待燕帘栊。匆匆。满地遍残红。
尚说绿章工。道百万金铃,周防护惜,贝阙珠宫。
朦胧。似晴似雨,恁时光、莫与旧年同。
欲写愁心千叠,赋才画理都穷。
水龙吟.题徐湘蘋相国夫人晚年墨花册。夫人为吴兔床先世某太君作也。用拙政园词感旧韵
到今白发青裙,孱生算有花知道。
驼囊秃颖,雁书剩缕,随身还好。
槐府传观,蕊宫进奉,当年瑶草。
怎江村黄叶,孟邻结就,等寒女,夸针巧。
林下高风未杳。替无聊、断肠词稿。
千身绘佛,一丘傍祖,那回天笑。
倚竹吟余,调姜奠后,何心精到。
是千秋墨泪,漫嫌画咏,少梅村老。
木兰花慢.题陈圆圆入道小像
是寒簧下谪,呼小字,悟残生。
叹万里苎村,十年槐国,大梦全醒。明明。
旧时镜子,褪红花、自哂画难成。
回首䳨仪拥仗,皈心鸡足传灯。鸿冥。
情网透层,屑休道,阿环曾。
信蛾眉绝代,蘼芜儒服,与斗娉婷。潜形。
太阴何处,展遗缣、恍遇洛川灵。
故事卿家记否,妙常先噪香名。
玲珑玉.夏日咏冰
群玉山头,自珍重、作作寒芒。
怜他热客,也教乞与清凉。
梦断瑶池斫雪,尚千年老兵,争谑鄱阳。空堂。
疑仙家、来此捣霜。
好伴筠烟蕙露,料虫天嬉夏,难做商量。
褦襶门前,讶无端、走汗偏僵。
生就坚凝神骨,尽分付、烘炉试我,不怨郎当。
恨无术,火中莲、移种佛乡。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