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立时(lì shí)的意思:立即、立刻
龙腾(lóng téng)的意思:形容龙飞腾跃或事业蒸蒸日上。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三雄(sān xióng)的意思:指三个勇敢有能力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三个杰出的人物或组织。
腾起(téng qǐ)的意思:形容火势、气势等迅速升起或扩展。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指挥(zhǐ huī)的意思:指挥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指示、调度和协调来组织和引导工作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典故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象与军事策略的意象,展现出深邃的历史感与生动的画面。
“鼎足三雄各立时”,开篇即描绘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三国如同鼎之三足,各自在特定时期崛起并占据优势。这里的“鼎足”不仅指三国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三国势力的均衡与对立。“各立时”则强调了每个国家或势力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立存在与影响力。
“卧龙腾起向西飞”,引用了诸葛亮(字卧龙)的故事,他在三国时期为刘备效力,最终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此处的“卧龙腾起”形象地描述了诸葛亮从隐居到出山,再到成为蜀汉核心力量的过程。而“向西飞”则可能暗喻诸葛亮最终北伐,试图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同时也反映了他最终归隐的结局。
“渭川波尽摇明月”,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渭川是古代一条重要的河流,这里通过“波尽摇明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月亮在水面上轻轻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寓意着历史长河中不变的光辉与希望。
“百万貔貅听指挥”,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军事层面,以“百万貔貅”形容庞大的军队,暗示三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而“听指挥”则强调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服从性,无论是诸葛亮的智谋还是三国将领的英勇,都离不开对军队的有效指挥和组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三国的历史背景、自然景象与军事策略的融合,展现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戌夏六月十四日赵菊潭胡秋白朱间泉孙秋风屠琴坞殳积堂拂尘庵雅集
银潢未西倾,倒挂橐驼岭。
森严岚气逼,深树黑无影。
明月如相寻,朗朗出松顶。
科头坐其间,人意与山静。
潮声龛赭来,破屋小于艇。
有客吹铁笛,声与江潮并。
高梧近十寻,老竹瘦千挺。
澹忘遗物我,语妙杂醉醒。
诸君学道人,那不惜光景。
清磬出疏寮,逃禅发深省。
拟古寄翰风·其三
山川出雨云,河岳多灵异。
趋舍非一途,丈夫重意气。
混混叹川上,郁郁伤润底。
谁恃云外融,自损腹下毳。
去矣梁楚郊,独从剧孟醉。
风尘千里黄,荆棘走双骑。
空庐日抱影,中夜不能寐。
老农哂郎邪,遑事问仲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