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石势愈炽,望霓心可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城隈(chéng wē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地区或街区。
迟徊(chí huái)的意思:迟延不前,犹豫不决。
愁恨(chóu hèn)的意思:形容非常忧愁和痛苦。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道妙(dào miào)的意思:形容道理非常高深,智慧出众。
端明(duān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明智、机智。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佛老(fó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乎来(hū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很快,来去匆匆。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可哀(kě āi)的意思:可怜、可悲
邻邦(lín bāng)的意思:指相邻的国家或地区。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闵雨(mǐn yǔ)的意思:形容雨水细小而连绵不断。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明公(míng gōng)的意思:明公指的是公正无私、明察事理的官员或者人士。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佞佛(nìng fó)的意思:指虚伪的人,假装虔诚的佛教徒。
飘洒(piāo sɑ)的意思:形容气质或风度高雅,自信而从容。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山神(shān shén)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泛指山中的精灵或神秘力量。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诗篇(shī piān)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诗(总称)。这些诗篇写得很动人。(作主语)
(2) (名)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构成]
偏正式:诗(篇
[例句]
这是光辉的诗篇。(作宾语)守臣(shǒu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守节的臣子,也泛指忠心耿耿的人。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天望(tiān wàng)的意思:指远望天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桐城(tóng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美德和精神风貌。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荧惑(yíng huò)的意思:指光彩耀眼,使人困惑。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糟床(zāo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糟糕、脏乱不堪的状态。
政理(zhèng lǐ)的意思:政理指的是政治和治理,是指对政治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伫听(zhù tīng)的意思:伫立倾听,形容专心聆听或静静倾听。
作霖(zuò lín)的意思:指做出伪装或假装的行为,隐藏真实意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的一场旱灾,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种种反应和祈求。诗人王十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民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行为。
首先,诗的开头“荧惑照南纪,千里生尘埃”描绘了旱灾的景象,太阳如同火球般炙烤大地,千里之内尘土飞扬,形象地展示了旱灾的严重性。接着,“守臣失其职,闵雨肠空摧”表达了官员在旱灾面前无力应对,内心充满忧虑的情景。这种对比鲜明地突出了官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不同处境和感受。
随后,诗人描述了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祈求降雨,包括向佛教僧侣和神灵祷告,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奔走佞佛老,吁嗟祷风雷。烁石势愈炽,望霓心可哀。”这几句诗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绝望中的挣扎和对希望的执着追求。
然而,诗的转折点出现在“缅怀端明公,岂薄德与才。乞雨问山神,胡为亦迟徊。”这里,诗人赞扬了一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官员(端明公),他亲自前往山神庙祈雨,但结果似乎仍然未能如愿。这不仅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接下来,“邻邦贤使君,道妙藏灵台。不待雨催诗,却以诗篇催。”诗人转而赞美另一位贤明的官员,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巧妙地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和希望,预示着雨水即将降临。这种创新的方式,既体现了文学的力量,也反映了人们在困难时刻寻求精神慰藉的普遍心理。
最后,“伫听泻糟床,遥期衔贺杯。政理阴阳和,诚加金石开。馀波必及我,飘洒桐城隈。两郡桐青青,年丰廪崔嵬。普天望作霖,公盍归乎来。”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贤明官员的敬仰之情,并预祝他能够带来雨水,使得干旱得以缓解,农作物丰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这位官员能够回到自己的地方,继续施展才华,造福一方百姓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复杂心态和社会结构,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废长行(辨其惑于无益之戏而不务恤民也)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
门前有吏吓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
耳厌人催坐衙早,才闻此戏身先到。
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
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
何当化子作笔锋,常在手中行法令。
莫令终日迷如此,不治生民负天子。
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
江外水不冻,今年寒复迟。
众芳且未歇,近腊仍袷衣。
载酒适我情,兴来趣渐微。
方舟大川上,环酌对落晖。
两片青石棱,波际无因依。
三山安可到,欲到风引归。
沧溟壮观多,心目豁暂时。
况得穷日夕,乘槎何所之。
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
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