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蔬 餐 宋 /林 泳 山 人 藜 苋 惯 枯 肠 ,上 顿 时 凭 般 若 汤 。折 项 葫 芦 初 熟 美 ,着 毛 萝 卜 久 煨 香 。炊 粱 剪 韭 贫 聊 办 ,煮 饼 浇 葱 病 未 尝 。晦 叔 十 斋 从 客 笑 ,空 房 巾 钵 似 支 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顿时(dùn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极短,转瞬即至。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快,一下子就发生了。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空房(kōng fáng)的意思:空房指的是没有人居住的房间或房屋。
枯肠(kū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苦闷、痛苦,心情郁闷。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萝卜(luó bo)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和喜好。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上顿(shàng dùn)的意思:上一顿饭
十斋(shí zhāi)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十天不吃饭,只喝水。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支郎(zhī láng)的意思:指父母亲无法养育子女,把子女送给他人抚养。
煮饼(zhǔ bǐng)的意思:指做出来的东西毫无价值。
般若汤(bō rě tāng)的意思:指能使人开悟、增长智慧的良药或方法。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泳的《蔬餐》描绘了山人(隐士或清贫文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满足。首句“山人藜苋惯枯肠”表达了山人以藜藿(野菜)充饥,生活清苦但习惯于简单的生活。次句“上顿时凭般若汤”则借“般若汤”(佛教术语,意为智慧之水),暗示山人以智慧来化解生活的困顿。
接下来两句“折项葫芦初熟美,著毛萝卜久煨香”细致描绘了食物的简单却诱人,折下来的葫芦和炖煮的萝卜虽朴素,却散发出独特的香味。诗人通过“炊粱剪韭贫聊办,煮饼浇葱病未尝”进一步展现其清贫生活中的日常烹饪,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晦叔十斋从客笑,空房巾钵似支郎”中,“晦叔”可能是诗人的朋友,他看到山人的简朴生活,虽然略带调侃,但也流露出对山人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欣赏。而“空房巾钵似支郎”引用了佛教故事,支郎是修行者,形容山人如支郎般清心寡欲,生活简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人蔬餐生活的恬淡与自足,寓含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石曼卿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