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艳人亡谁共赏,戴花翁在老无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丰标(fēng bi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华表(huá biǎo)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酒瓢(jiǔ piáo)的意思:指酒杯或酒器。也用来形容喜欢喝酒的人。
烧银(shāo yín)的意思:指财物的大量损耗,尤指因灾祸、战乱等原因而丧失财产。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无憀(wú liáo)的意思:没有顾虑或担忧的状态
玉箫(yù xiāo)的意思:指音乐之声悦耳动人。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注释
- 寻梅:寻找梅花。
负酒瓢:带着酒壶。
宾主:主人和宾客。
丰标:风采出众。
通宵:整夜。
纵饮:畅饮。
烧银烛:燃尽蜡烛。
搀早:天未亮。
摘艳:摘下美丽的花朵。
人亡:人已经去世。
共赏:共同欣赏。
无憀:感到无聊。
新华表:新年景象。
攀枝:攀折树枝。
更折条:再做折枝的动作。
- 翻译
- 还记得那次带着酒壶寻找梅花,那时主人宾客都风采出众。
整夜畅饮直到蜡烛燃尽,天未亮就吹响玉箫催花开放。
摘下梅花的人已不在,无人共赏这美景,我这老翁独自戴着花感到无聊。
再次来访,只看到新年的景象,我不忍心攀折树枝以作纪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二月十八日游历至梅庵时,回忆起往昔与主人共饮赏梅之乐的场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且也蕴含着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发之美的赞叹。
“犹记寻梅负酒瓢”一句,通过词人手持酒瓢游历梅林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欢乐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当时宾主正丰标"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氛围。
“通宵纵饮烧银烛”和“搀早催开唤玉箫”两句,通过夜饮和清晨唤起的情形,描绘出当时宾主之间无拘无束、尽情享乐的情景。这里的"银烛"和"玉箫"不仅是物质上的奢华,也象征着那份难得的惬意与满足。
“摘艳人亡谁共赏”表达了词人面对美景时,主人已不在身边的孤寂感。"戴花翁在老无憀"则透露出词人虽然年华老去,但对于过往美好的回忆仍然充满了温暖和欣慰。
“重来只是新华表”一句,通过再次到访梅庵的情景,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与更新,同时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不忍攀枝更折条"则表现出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过去无法复返的无奈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词人对友谊、自然和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原侍御郑地曹游虎丘
祝融气已深,行云丽晴晖。
霜台早见招,骢马来騑騑。
升高目不极,望远神欲飞。
南风起木末,吹我芰荷衣。
把酒白莲池,长谈暮忘归。
白日无却顾,浮云纷是非。
麟凤在羁靮,心事殊多违。
何当晤生公,参破区中机。
去年二月九日与德充德一二弟洎子栗过此各赋小诗十馀首今日杏花开二弟复至悟省旧作有待得函关公事了年年沉醉杏花天及年年花发年年醉更乞天公六万场之句因次原韵再赋十首·其二
新来无事已堪怜,春服初成二月天。
同醉花前不同赋,转看金谷意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