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鄙儒(bǐ rú)的意思:鄙儒是指对儒家学说不屑一顾或持有偏见的人。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罗绮(luó qǐ)的意思:形容华丽、绚丽的服饰或景象。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青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 鉴赏
这首诗《郝隆晒腹书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郝隆晒腹书的情景,通过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士人境遇的感慨。
首句“七夕庭中罗绮乾”,以七夕佳节为背景,庭中罗绮飘扬,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然而,“罗绮乾”一词暗示着表面的繁华背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苦楚或无奈,为后续的对比和转折埋下伏笔。
次句“邻家应是鄙儒冠”,将视角转向邻家,点明了对比的对象。这里“鄙儒冠”不仅指邻家的外在形象,更暗含了对邻家身份的轻视,暗示其可能同样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才华,却同样遭遇着无人识的困境。
后两句“文章满腹无人识,铺与青天白日看”,直接揭示了诗的主题。前一句“文章满腹无人识”强调了主人公(此处可理解为郝隆,也可泛指所有才华横溢而不得志的士人)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孤独,表达了其才华被埋没的痛苦。后一句“铺与青天白日看”则是一种反问式的表达,似乎在说:如果我的才华能够像天空和阳光一样被所有人看见,那该多好!这种强烈的愿望与现实的落差,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子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郝隆晒腹书这一独特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郑思肖对于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才遭际的深切同情与反思。诗中蕴含的深意,不仅局限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触及了对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齧麦
马齧麦,仆饮冰,北风轩轩摇丘林,霖霪十日吁可惊。
南山喜见朝日升,寻阳北岸霜泥薄,穷腊独为千里行。
五里聊一止,十里复一息。
杨柳弄轻黄,已作春颜色。
川原入眼虽似快,时节去家还可惜。
齧麦不须饱,饮冰勿畏寒。
起鞭移担复五里,帝乡即在须臾间。
悠哉役夫勉桓桓,征途几何莫永叹,亦莫悲歌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