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澜(ān lán)的意思:指心情平静,没有波澜。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寄(gāo jì)的意思:指高远的抱负和志向。
节序(jié xù)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次序进行,不乱不乱序。
流风(liú fēng)的意思:指流动的风,形容风势强劲、迅猛。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迁转(qiān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位置、状态、情况等发生变化或转移。
侵晨(qīn chén)的意思:指夜晚侵袭晨曦,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倚醉(yǐ zuì)的意思:倚靠在醉酒的人身上,形容人因为酒而陶醉、依赖的状态。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莺湖,到达溪边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湖水安澜似镜明”以湖面平静如镜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昔年曾向镜中行”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镜子,暗示诗人曾经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或思考,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侵晨浥露来花市,落日流风倚醉楹”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清晨和黄昏时分的景色。清晨,露水沾湿了花市,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黄昏时分,微风吹过,似乎带着几分醉意,倚靠在亭柱上,营造出一种悠闲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俯仰繁华馀暮色,萧条高寄但秋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傍晚时分,繁华逐渐褪去,四周显得有些萧条,只有秋风的声音在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最后,“应知节序犹迁转,抚剑如何教未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面对这些变化时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人似乎在思考,尽管时节更替是自然规律,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平静,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夜
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
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
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
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
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
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
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
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
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
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
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
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
沙阳
沙阳虽僻左,风土冠闽城。
谁知乱山里,有此膏壤平。
邑屋号华丽,溪山倍澄明。
七峰转月色,十里无滩声。
民俗素康阜,士夫多俊英。
食饶鱼稻美,荫有松竹清。
筦库职易办,尘劳念尤轻。
萧然飘泊迹,忘此羁旅情。
忽忽岁改律,欣欣木向荣。
何当脱拘缚,春亩得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