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阖闾(hé lǘ)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国君,也用来形容君主的尊号。
记名(jì míng)的意思:记住姓名,记住名字。
奇古(qí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古怪、稀奇。
人眼(rén yǎn)的意思:指人类的眼睛,也用来形容人们的视力或观察力。
声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指声音和光线,用来形容声音和光线的效果、作用。
天平(tiān píng)的意思:指一种称重器具,也用来比喻公正、公平、平衡的状态。
瓦盘(wǎ p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平庸、无能。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阖闾城(hé lǘ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的势力、影响力极大,无人可敌。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游天平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游览天平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中美景与诗人独特的心境。
首句“行行忽远阖闾城”,开篇即点出旅程的起点,阖闾城作为古代吴国的都城,隐含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诗人漫步前行,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进入了一片自然的宁静之中。
“野寺经多不记名”则描绘了途中经过的众多寺庙,虽未一一记下其名,但这些古老的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为旅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吴郡声光还范老,好山奇古到天平”两句,将目光转向了目的地——天平山。这里的“范老”可能是指范仲淹,借以赞美天平山的名声与美景。同时,“好山奇古”四字直接描绘了天平山的独特魅力,山色奇丽,历史悠久,令人向往。
接下来,“秋林返照谁能舍,云水之人眼自明”两句话,通过秋日林间的光影变化和云水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在这样的景色中,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明亮。
最后,“却笑方袍僧一个,瓦盘趺坐采新菱”一句,以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位方袍僧人,在瓦盘上盘腿坐着,采摘新鲜菱角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人言某池荷花之盛虽不能至心窃往之
芳芳相竞满幽池,洒露凝烟百艳迷。
风散萍开菱镜出,美人相对晓妆齐。
旭日初临光倒送,愁红倚碧看疑梦。
含思伫立更摇情,洛浦微波纤袜动。
遂使云霞共蔚蒸,酡颜当午醉薰凌。
惊香叹色人徒尔,宜夏伤秋此独能。
清姿丽质果何如,由来外矗本中虚。
不是居污终不污,谁许冰心一片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