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篇(chéng piān)的意思:指完整、完整的文章、作品或作文。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拂天(fú tiān)的意思:形容雄壮、威武的气势。
挂壁(guà bì)的意思:指将字画、装饰物等挂在墙壁上的行为。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徽弦(huī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疏懒(shū lǎn)的意思:指懒散而不勤奋,不努力工作或学习。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眼目(yǎn mù)的意思:指眼睛和心思,表示视力和观察力。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坐地(zuò dì)的意思:指在分赃时,不必移动,就可以轻松地分配到自己的份额。
- 翻译
- 春天的慵懒特别增加,我坐在蒲团上靠近地炉边。
夜晚关心的事情少,睡眠也吝啬梦境,白天喝酒多,常常昏昏欲睡。
琴上的徽和弦暂时挂在墙上,写诗没有目标,文章也只是空洞无物。
我自怜不像门前的柳树,能随春风摇曳,让翠绿映天。
- 注释
- 疏懒:形容人懒散、懈怠。
蒲团:一种垫子,古人常用来静坐。
兀坐:独自坐着。
地炉:烧地取暖的小火炉。
事少:事务不多,清闲。
夜悭梦:夜晚难以入梦。
昼亦眠:白天也常常睡觉。
徽弦:琴弦上的标记,象征音乐的调性。
姑挂壁:暂且挂在墙上,未被使用。
谩成篇:随意写出,没有实质内容。
自怜:自我怜悯。
门前柳:门前的柳树,常用来比喻柔弱或易受风影响。
翠拂天:绿色的柳叶轻拂天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春天的到来时显得有些疏懒,但这并未影响他对内心世界的享受。蒲团兀坐的地炉边,是一种修行者的打坐姿态,也映射出诗人的静谧与专注。夜晚时分,关心的事少,不再为世事所扰,即便是梦境也显得简洁而不复杂。
白日里酒杯频举,但也不见得多,这种昼眠的状态,是对传统勤勉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放弃。琴弦挂壁,诗意盎然,虽无目睹,却能谩成篇章,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才情。
最后两句“自怜不似门前柳,才得东风翠拂天。”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与赞美。门前的柳树在春风中蓬勃生长,而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如同这柳树般,在东风的抚慰下得到滋润和成长。这不仅是对个人境界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超然世外的自我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