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非故春,夜曙非昨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珍(bā zhēn)的意思:八种珍贵的东西,指珍贵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
半菽(bàn shū)的意思:形容吃饭时只吃一半的菜肴,比喻只有一点点收获。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除非(chú fēi)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会发生或成立,否则不会发生或成立。
慈亲(cí qīn)的意思:慈亲指亲爱慈祥的父母,也可泛指亲人或家长。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凤麟(fèng lín)的意思:比喻非常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固然(gù rán)的意思:表示虽然承认一方的观点或事实,但同时也指出另一方的观点或事实同样存在。
回波(huí bō)的意思:回波指声音或光线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喻言语或行动的结果回到原处。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亲慈(qīn cí)的意思:形容亲近、慈爱。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生养(shēng yǎng)的意思:指生育和抚养后代,也指培养和教育他人。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岁除(suì chú)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时,人们要进行一些祭祀、祈福、清扫等仪式,以求除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妄人(wàng rén)的意思:指自以为是、自负无知的人。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自称(zì chēng)的意思:指自己以某种身份或称号自居,自我标榜。
- 鉴赏
这首诗《拟孟郊》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深刻地表达了对亲情、孝道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句“岁除非故春,夜曙非昨晨”以自然界的更迭比喻人生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着,“水流无回波,落叶不及根”则以水的流动和落叶的飘零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逆性和世事的无常,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但有孝子传,曾无颂慈亲”指出在社会中,虽然有孝顺的儿子,却鲜少有人歌颂母亲的伟大与付出,突出了孝道的实践与赞美之间的差距。接下来的“亲慈为固然,子孝为凤麟”表达了对母爱的崇高敬意,并将孝顺比作稀有的凤凰与麒麟,强调其珍贵与难得。
“生养只半菽,死祭列八珍”通过对比生前的简朴与死后的大肆铺张,揭示了社会上对于生死观的扭曲,以及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是对人们应当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深刻反思。
最后,“人事每颠倒,岂属伤哉贫”指出人间世事往往与道德伦理相违背,这种颠倒并非仅仅因为贫穷所致,而是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制度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无奈与感慨。
“始知天壤间,有恩无报恩”则点明了在广阔的世界里,尽管存在着无数的恩惠,但往往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表达了对世间恩情难以完全回馈的遗憾与理解。
“自称报恩者,斯人真妄人”是对那些自诩为报答恩情的人的讽刺,指出他们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或实践感恩的意义,强调了真正的感恩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表达,更是行动上的体现。
综上所述,《拟孟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深刻探讨了亲情、孝道、生死观以及社会伦理等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