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材官(cái guān)的意思:指有才能而担任官职的人。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持律(chí lǜ)的意思:遵守法律,恪守规章制度
赤县(chì xiàn)的意思:指人民纷纷起义,推翻暴政,恢复社会正义的县城。
丁男(dīng nán)的意思:指没有儿子的人家。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骸骨(hái gǔ)的意思:指尸骨,比喻事物的最基本的部分或残余。
何已(hé yǐ)的意思: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表示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鸣呼(míng hū)的意思:高声呼喊,表示强烈的喜悦或惊叹之情。
南夷(nán yí)的意思:指南方的蛮夷之地,也泛指边远地区。
年月(nián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流逝,表示岁月的变迁。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生日(shēng rì)的意思:比喻人的寿命长久,长寿如南山。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夷寇(yí kòu)的意思:指外来的侵略者或敌人。
椎髻(zhuī jì)的意思:椎髻指的是梳头发时用椎子梳理头发,比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和检讨。
拜将坛(bài jiàng tán)的意思:拜将坛是指在战争时期,将领或士兵在出征前,向神明祈求保佑,表示对将领的崇敬和信任。
- 鉴赏
这首《东南叹》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描绘东南地区长期遭受夷寇侵扰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战争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东南夷寇经年月”,开篇即点明了东南地区遭受夷寇侵扰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接着“吴越丁男厌骸骨”一句,以“丁男”指代壮年男子,形象地描绘出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痛苦,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战场上的血腥与凄凉。
“尚书持律保孤城,赤县苍日照日流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了守城官员坚守职责、保护孤城的行为,另一方面则通过“赤县苍日”与“日流血”的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与苦难。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四方遣使募材官,椎髻花蛮拜将坛。”这一句描述了朝廷为了应对夷寇,派遣使者招募士兵,甚至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种力量,共同抵抗外敌。然而,即便如此,战争仍旧无法避免,反而加剧了人民的苦难。通过“椎髻花蛮”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战争的广泛性,也暗示了不同民族在共同抗敌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最后,“鸣呼此恨终何已,夜向星前把剑看。”诗人以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战争无尽痛苦的无奈与绝望。夜空下的剑影,既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悲剧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结束战乱、重建和平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东南叹》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色彩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