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
《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全文
清 / 陈奕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泛海(fàn hǎi)的意思:形容广泛、浩渺无边。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倾向(qīng xiàng)的意思:倾向指的是偏向于某种观点、态度或行为的倾斜。表示某种情况或事物有向某一方向发展的趋势。

潭水(tán shuǐ)的意思:比喻深不可测的水域或事物。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桃花潭(táo huā tán)的意思:指美丽的风景或者令人陶醉的环境。

桃花潭水(táo huā tán shuǐ)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的地方。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奕禧的《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卢舜徒在分别之际的深深不舍之情。首句“谁信黔西去”以疑问语气起笔,暗示了出乎意料的离别,而“相随泛海云”则描绘了两人一同乘船远行的情景,如同浮云般飘渺不定。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直接揭示了离别的必然性,但诗人深知此次分离难以避免,却仍因情感深厚而难以割舍。“老泪不空洒”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泪水并非无由,而是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此情倾向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份情感超越了普通的离别之情,直指内心深处。“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借用李白《赠汪伦》中的典故,强调友谊之深,暗示即使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自己对友人的感情深厚,这种情感共鸣超越了时空,不仅是古人所知,也是当世所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作者介绍

陈奕禧
朝代:清

(1648—1709)清浙江海宁人,字六谦,号子文、香泉。贡生。由安邑县丞累官至南安知府。以书法名天下,雍正时敕命以其书刻石为《梦墨楼帖》。诗格亦高,王士禛称赏之,收为弟子。又能画。有《春蔼堂集》、《益州于役记》、《皋兰载笔》、《予宁堂帖》等。
猜你喜欢

次韵送人有感

三月山城送客时,山头芳草又离离。

红尘道路今犹古,清酒樽罍乐胜悲。

乡外忽摇怀远意,坐中聊赋惜春诗。

洛阳风景别来久,应属少年游侠儿。

(0)

游人何事种芳菲,试把庭松较盛衰。

得地不将天质改,有心惟与岁寒期。

一轩野色栽培后,十月霜华秀茂时。

造化果能周及物,亦须千丈引乔枝。

(0)

游交城石壁寺二首·其二

山僧何事下山迎,步彻山腰到寺庭。

清梵一声沈夕籁,碧岚千幅展春屏。

自惭缰锁非真赏,乍见林泉似独醒。

回首暮钟留恨处,断烟层霭倍青青。

(0)

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方域开全晋,权纲委巨公。

深仁吾所导,实惠尔常蒙。

旷阔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蠢生无不赡,豪利岂须笼。

金谷边屯锐,农桑汉地丰。

颂声如响答,和气与春融。

天下殊庸冠,朝廷伟望隆。

咨询怀旧德,付畀出清衷。

禁直图书近,庞恩屏翰崇。

乡衣新粲锦,郡轼再凭熊。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节雄。

江山三国势,台殿六朝风。

地胜名区在,时移往事空。

贡先淮甸入,化接海隅同。

封宇绥安外,烟波赋咏中。

民瞻深系属,国论素探穷。

此日留藩镇,何时补上聪。

钧衡须远业,药石仰真忠。

孰谓劳申伯,前知用弱翁。

南归勿迟久,登弼代天工。

(0)

和成都道中

沟畎清穿道,禾麻绿荫畴。

地形从此坦,山势为谁收。

使指星言驾,皇恩雨既优。

爱吟吟不尽,目断锦江头。

(0)

仁智亭夜集

明月有深意,辉光满层台。

佳景岂易得,对此持酒杯。

坐久转清旷,雄风为时来。

夜阑兴未倦,归步犹徘徊。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