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
梦灵髣髴到,对我方与论。
拾月鲸口边,何人免为吞。
遥莺相应吟,晚听恐不繁。
北岳(běi yuè)的意思:指东岳泰山,又称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最有声望或最高峰的人或事物。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补缀(bǔ zhuì)的意思:在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字或几个字,以增加词语的含义或表达方式。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高逸(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
贵门(guì mén)的意思:指高贵的家族或门第。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将明(jiāng míng)的意思:指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显露出来,预示着某种情况即将到来。
鲸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明文(míng wén)的意思:直接明确的文字表达或公开的言论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朔雪(shuò xuě)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雪,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开端。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嵩少(sōng shǎo)的意思:指嵩山和少林寺,比喻有关嵩山和少林寺的事物或人物。
耸听(sǒng tīng)的意思:形容听到的消息、事情非常惊人或吓人。
随手(suí shǒu)的意思:随手指的是做事情时顺手拿取或处理,不费力气。
所存(suǒ cún)的意思:所拥有的财产或物品。
万有(wàn yǒu)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的存在,表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包。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霞衣(xiá yī)的意思:指美丽的衣裳。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笑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自信、豪迈,毫不在乎他人眼光。
新翻(xī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焕然一新,焕发新的生机。
心胸(xīn xi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胸怀、心境和气度。
玄功(xuán gōng)的意思:指深奥高深的功夫、技艺。
雪凝(xuě níng)的意思:形容雪花凝结在一起,不易分散。比喻人的情感、思想、言行等凝聚在一起,不易改变。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再期(zài qī)的意思:再次相见的期待或希望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戏赠无本(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赞美之词的诗句。
首先,“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两句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专注于佛经学习的情形,其中“燕僧”指的是擅长禅定、聆听佛法的僧侣,“袈裟”是僧人的服饰,这里象征着清净和修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僧侣精进佛学的赞赏。
接着,“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则是写道士的修炼情景,其中“北岳”指的是道教中的圣山太室山(即华山),“厌利杀”暗示了道士在那里进行修炼以求长生不老,“玄功”指的是道家的修炼方法,而“微言”则是指道家追求的至简之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道士坚持修炼、追求道德的钦佩。
在“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中,诗人借用天地之宽广比喻文章和学问的深远无边,表明诗人的知识渴望和文学创作的宏大志向。
以下几句“梦灵髣髴到,对我方与论。拾月鲸口边,何人免为吞”则是写梦中的交流和现实中对话的情景,其中“梦灵”指的是在梦中遇见的神灵,“拾月”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时间或地点,“鲸口”是比喻深邃莫测的地方。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与友人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强调了这种交流的重要性。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则是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摇的情景,其中“燕僧”再次出现,强调了这位僧人的高洁和修为,“万有随手奔”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万物的掌控与洞察,“补缀杂霞衣”则是比喻他的精神世界之美好,而“笑傲诸贵门”则明确指出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敬仰和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是写诗人对友人赠送的《明文》——即诗人自己的作品,并表达了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财富的重视。
最后,“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则是写诗人希望重逢好友并一起去往一个名为“蓬萝村”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理想中的仙境或美好的自然环境。这几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这首诗通过对佛道两家修行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知识探索的崇敬,以及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