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西 邻 卢 少 府 唐 /刘 长 卿 篱 落 能 相 近 ,渔 樵 偶 复 同 。苔 封 三 径 绝 ,溪 向 数 家 通 。犬 吠 寒 烟 里 ,鸦 鸣 夕 照 中 。时 因 杖 藜 次 ,相 访 竹 林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封三(fēng sān)的意思:指老板或上级封官或封赏时,连续跳过两个级别,直接晋升到第三个级别。
径绝(jìng jué)的意思:断绝联系,彻底中断。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时因(shí yīn)的意思:时机和原因相结合,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的发生是由于特定的时机和原因所导致的。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注释
- 篱落:篱笆。
相近:接近。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
偶复同:偶尔一起。
苔封:长满青苔而封闭。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绝:断绝。
溪向:小溪流向。
犬吠:狗叫。
寒烟:冷冽的烟雾。
鸦鸣:乌鸦鸣叫。
夕照:傍晚的阳光。
杖藜:藜杖,一种手杖。
次:漫步。
相访:拜访。
竹林东:竹林东边。
- 翻译
- 篱笆间的距离近得可以相接,渔夫和樵夫偶尔也会相遇同行。
青苔覆盖的小径荒芜断绝,只有小溪连接着几户人家。
寒冷的烟雾中传来狗叫声,傍晚的夕阳下乌鸦在啼鸣。
我时常拄着藜杖漫步,去竹林东边拜访朋友。
-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与邻居间亲近而又不失尊贵的关系。"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一句,设定了一种邻里交好的氛围,其中“篱落”指的是竹篱或木栅,“渔樵”则是打鱼和砍柴的人,这些都是平常的、自然的情景,而这些人群在这里显现出偶尔相聚的场景。
"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不失联系的环境。“苔封”是指青苔覆盖的小路,“三径”通常指的是隐逸者的路径,这里表示一条小道被青苔所覆盖,显得十分偏僻和遥远。而“溪向数家通”则说明虽然环境幽深,但仍有溪流穿越,连接着几户人家。
接下来的"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两句,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犬吠”和“鸦鸣”都是自然界的声音,而“寒烟”和“夕照”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最后,“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偶尔携带拐杖踏过野草,去拜访住在竹林东边的朋友。这不仅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和宁静的景象描写,以及对邻里交往的温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而美好事物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易
太极本无形,阴阳互消长。
庖牺百王先,作易原俯仰。
卦画以一陈,人文日宣朗。
文王系卦辞,吉凶指诸掌。
周孔更发明,此道该穹壤。
濂溪论理微,康节推数广。
程朱述传义,明白非惚恍。
半夜一声雷,千门忽然敞。
月窟与天根,乘风恣来往。
焚香诵韦编,悠然动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