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一 月 五 夜 风 雪 寒 甚 燃 薪 取 暖 戏 作 五 字 宋 /陆 游 束 薪 从 涧 底 ,及 此 不 时 求 。力 比 鹅 黄 酒 ,功 如 狐 白 裘 。分 才 具 糜 粥 ,余 事 暖 衾 稠 。复 恐 成 骄 惰 ,三 更 起 饭 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裘(bái qiú)的意思:指人的衣服洁白无瑕,形容人品高尚、清廉正直。
不时(bù shí)的意思:时常,经常
才具(cái j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才华。
鹅黄(é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像鹅毛一样的黄色。
饭牛(fàn niú)的意思:用牛肉做菜,指人们对牛肉的喜爱和重视。
狐白(hú bái)的意思:形容狐狸的毛皮白而华丽,比喻外表美丽而狡猾的人。
骄惰(jiāo duò)的意思:形容人骄傲自满而懒惰。
糜粥(mí zhōu)的意思:指稀粥,形容事物破败、衰落。
衾裯(qīn dāo)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相互依偎的样子。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鹅黄酒(é huáng jiǔ)的意思:指黄色的酒,也指黄色的酒菜。
狐白裘(hú bái q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表装扮得很华丽,但内在却十分卑劣。
- 注释
- 束薪:收集的柴火。
涧底:山涧底部。
不时:不合时宜的时候。
力比鹅黄酒:力气微小如同鹅黄色的酒。
功如狐白裘:功劳巨大如同狐狸的白色皮毛制成的袍子。
分才:分配才能。
具糜粥:煮粥。
馀事:闲暇之事。
暖衾裯:保暖被子和床单。
复恐:又担心。
骄惰:骄傲懒惰。
三更:半夜。
- 翻译
- 在山涧底部捡拾柴薪,时机不对也得去求取。
力气虽小如鹅黄酒,但贡献却大似狐白皮衣。
分配才能煮粥充饥,余暇之余还能保暖被褥。
又怕因此滋生骄傲懒惰,半夜起来还要喂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寒冷的十一月五日夜,因风雪严寒而点燃薪火取暖的生活场景。他以"束薪从涧底"起笔,形象地写出薪柴的来源,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着,他将薪火比喻为鹅黄酒和狐白裘,意指虽然微薄,却能带来温暖,具有实用价值。
诗人通过"分才具糜粥,馀事暖衾裯"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薪火不仅用于烹饪,还能提供床铺的温暖。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懈怠,反而担心自己会因为过于依赖温暖而变得懒惰。因此,他特意在三更时分起身,继续劳作,去喂养牛只,以此保持勤劳的习惯。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温馨,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流露出他的勤勉与自省精神。通过这样的小事,诗人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邻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衰有馀,夫何激衰懦。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
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唐·杜甫】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邻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声节衰有馀,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67c6783ede440920.html
九日诸人集于林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