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帝车(dì chē)的意思:指帝王所乘坐的豪华车辆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元夜(yuán yè)的意思:元夜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
烛龙(zhú lóng)的意思:指明火的龙形烛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翻译
- 元宵节夜晚,整个上都充满了笙歌声乐。
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皓月,仿佛在舞蹈着的蟾蜍。
- 注释
- 元夜: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
笙歌:笙和歌,泛指音乐和歌舞。
上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
九霄:极言天空高远之处。
皓月:明亮的月亮。
蟾蜍:古人常以月中的蟾蜍象征月亮。
烛龙:神话中的长蛇状神兽,象征太阳或月亮。
穿仗:穿过仪仗队。
天际:天空的边际。
万叠黄云:层层叠叠的黄色云彩。
覆帝车:覆盖在皇帝的车驾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节夜晚的繁华盛景图画。"元夜笙歌满上都",表达了在元宵之夜,全城充斥着欢快的笙歌声,展现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九霄皓月舞蟾蜍"则是对明亮月光下人们赏玩跳绳的情景进行描写,其中“九霄”指的是高远的天空,“蟾蜍”即古人传说中能跳跃于月宫的神兽,诗人通过这种夸张比喻表达了对这欢乐夜晚的无限赞美。
"烛龙穿仗来天际"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焰火龙灯在夜空中飞扬的壮观场面。"万叠黄云覆帝车",则是通过皇家车驾被层层叠叠的黄云所覆盖,象征着皇权的神秘与尊贵,同时也映衬出节日的盛大与民间对天子的崇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元宵夜晚的热闹非凡,而且通过对月色、灯火和云彩等自然元素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于平常生活之上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茅滩
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
缅想太古前,神功劳斧削。
直下塞坤维,高空插冥漠。
崩浪屡洄漩,层峦迭参错。
罨画象楼台,岧峣类城郭。
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
沿回路已穷,侧转忽开拓。
烟际见渔舟,遥遥一秋箨。
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
浑似逢异书,披览得约略。
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脚。
方音闻鹧鸪,暝色下猱玃。
汹汹怒涛哀,凫凫山泉弱。
兴来抽短毫,庶几慰飘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