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顶上(dǐ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或地方的最上面。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将欲(jiāng yù)的意思:指人们在欲望刚刚产生时,就要加以控制和克制,不要让欲望膨胀得太大。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齐山(qí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高大,排列整齐。
洒落(sǎ luò)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山崖(shān yá)的意思:山崖指的是山的陡峭峭壁,比喻困境、危险或难以逾越的境地。
四维(sì wéi)的意思:四个维度,指全面、全方位。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我所(wǒ suǒ)的意思:我所,指的是自己所拥有或所经历的事物或情况。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湛然(zhàn rán)的意思:清澈、明亮、纯净的样子。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的《九思九歌》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六篇。诗中以“我所思兮在九华”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的向往与深情。九华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崇高,被视为仙山圣境,诗人将其比喻为“中华顶上为吾家”,流露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厚情感。
接着,“洒落中居控四维,如精中军敌四邪”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九华山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仿佛是天地间的主宰,控制着四方,抵御着邪恶。这里的“四维”指的是四方天地,“四邪”则可能代表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力量。
最后,“予将欲往亮非远,湛然发轫齐山崖”表达了诗人对前往九华山的渴望,并且强调这种距离并不遥远,仿佛心灵已经到达。这里的“湛然”形容心境的清澈平静,“发轫”则是起程、出发之意,整体传达出诗人对九华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悼往
西风悲兮败叶索索,照陈根兮秋日将落。
彷佛兮梦与神遇,顾瞻九泉兮岂其可作。
俄有悲秋之羽虫兮,自伤时去物改,拥旧柯而孤吟。
四郊莽苍声断裂兮,久而不胜其叹音。
平生之梗槩兮欲萧萧而去眼,将绝之言语兮忽历历而经心。
谓逝者有知兮,何喜而弃此去也。
谓逝无知兮,谁职为此梦也。
凭须臾之不再得兮,哀此言之不予听。
回廊窈窕月皓白兮,无复曩时之履声。
揽平生之馀制兮,芗泽其犹未沫。
虽飘飘其日败兮,吾不忍改其此佩。
愁薨薨其中予兮,如醳酒之不化。
欻别离之几时兮,谁与此夏日冬夜。
自我先兮一无穷,在我后兮亦一无穷。
六七十便了一生兮,何异木末之有狂风。
待外物而造适兮,固不若放之自得之场。
彼庄生之一缶兮,亦何异荀氏之神伤。
吾固知藏于天者至精,交于物者甚粗。
饮泣为昏瞳之媒,幽忧为白发之母。
忧来泣下不可安排兮,如孟津之捧土。
彼寒暑之寖化兮,天地尚不能以朝莫。
目茕茕而不寐兮,夜亹亹而过中。
虽来者犹不可待兮,恐不及当时之从容。
《悼往》【宋·黄庭坚】西风悲兮败叶索索,照陈根兮秋日将落。彷佛兮梦与神遇,顾瞻九泉兮岂其可作。俄有悲秋之羽虫兮,自伤时去物改,拥旧柯而孤吟。四郊莽苍声断裂兮,久而不胜其叹音。平生之梗槩兮欲萧萧而去眼,将绝之言语兮忽历历而经心。谓逝者有知兮,何喜而弃此去也。谓逝无知兮,谁职为此梦也。凭须臾之不再得兮,哀此言之不予听。回廊窈窕月皓白兮,无复曩时之履声。揽平生之馀制兮,芗泽其犹未沫。虽飘飘其日败兮,吾不忍改其此佩。愁薨薨其中予兮,如醳酒之不化。欻别离之几时兮,谁与此夏日冬夜。自我先兮一无穷,在我后兮亦一无穷。六七十便了一生兮,何异木末之有狂风。待外物而造适兮,固不若放之自得之场。彼庄生之一缶兮,亦何异荀氏之神伤。吾固知藏于天者至精,交于物者甚粗。饮泣为昏瞳之媒,幽忧为白发之母。忧来泣下不可安排兮,如孟津之捧土。彼寒暑之寖化兮,天地尚不能以朝莫。目茕茕而不寐兮,夜亹亹而过中。虽来者犹不可待兮,恐不及当时之从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467c6da30c07b0758.html
和朱宏夫真妄颂
须弥说法大海听,南箕吹折北斗柄。
蟭螟千眼照世间,保君通达真妄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