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鼓吹曲辞.凯歌六首·其二》
《鼓吹曲辞.凯歌六首·其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官军(guān jūn)的意思:指官方的军队,也泛指政府的武装力量。

过楼(guò lóu)的意思:指在讨论、解决问题时,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究。

旌竿(jīng gān)的意思:旌竿指的是旗杆,比喻权势、威严。

临月(lín yuè)的意思:指接近月末或月底的时候。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蒲海(pú hǎi)的意思:蒲海指的是一种水草茂盛的湖泊,用以比喻广阔的水域。

营幕(yíng mù)的意思:指帐篷搭建的军营,也用来比喻临时住所或工作场所。

月窟(yuè kū)的意思:指非常深远、难以到达的地方或境地。

注释
官军:指唐朝的军队。
西出:向西行进。
楼兰:古国名,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营幕:军营的帐篷。
月窟:古人认为最西边的地方,此处形容地理位置极西,同时带有边塞苦寒之意。
蒲海:湖泊名,这里泛指边塞的湖泊。
晓霜:早晨的霜冻。
剑尾:剑的末端,这里比喻兵器或战士。
葱山:即葱岭,泛指高山,此指边疆的雪山。
夜雪:夜晚下的雪。
扑旌竿:拍打在军旗的杆上,形容雪大且急。
翻译
官兵向西越过了楼兰国,营地邻近寒冷的月窟。
蒲海上清晨的霜冻凝结在剑尖,葱山夜晚的雪片拍打着军旗的杆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战役图景。开篇“官军西出过楼兰”即设定了远离中原、深入胡地的战争背景,展现了军队的雄伟和征途的遥远。接下来的“营幕傍临月窟寒”则通过对环境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肃杀而又神秘的氛围,月冷如霜,营帐旁边是荒凉的山谷,营地之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士们的艰辛与孤独。

诗人在“蒲海晓霜凝剑尾”一句中,以奇特的自然现象来比喻战争的紧张气氛。蒲海即指大漠,晓霜凝结成冰,形似剑锋,显示出一种战前的紧张与肃杀之感。接着“葱山夜雪扑旌竿”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夜间战场上的景象,葱山即指树木蓊郁的山峰,夜幕中大雪纷飞,如同士兵们挥舞的旌旗一般,显示出战争的激烈与混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精彩描绘,不仅展现了边塞战事的壮观,也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军队精神。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佐杂官厅联

此间只可谈风月;相对何须问主宾。

(0)

山中独坐

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

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

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

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

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

(0)

送杨廉夫还吴浙

皓仙八十起商山,喜动天颜咫尺间。

一代辽金归宋史,百年礼乐上春官。

归心只忆鲈鱼鲙,野性岂随鸳鹭班。

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0)

野渡横舟

落帆逗前浦,渡口喧已寂。

野艇横浅流,空江带愁色。

渔归绝岛遥,鸟度群山夕。

应有待潮人,吟成山月白。

(0)

与公诀

杀建成,杀元吉,侯君集张亮,又复与生诀。

君不见,诛管蔡,族信布,上法周元公,下法汉高祖。

(0)

江上言怀四首·其三

平野苍烟合,高城白鸟过。

泽兰怀楚客,石竹隐湘娥。

谷响归樵唱,江鸣发棹歌。

夕阳葭菼际,将奈暮愁何。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