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农(cūn nó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农民,也表示平凡、朴实的人。
峰巅(fēng diān)的意思:指山峰的顶端,也可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
葛屦(gé jù)的意思:比喻贫穷的人家。
留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或言语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使人印象深刻。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名称(míng chēng)的意思:指名字或称呼。
农用(nóng yòng)的意思:农用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设备、材料等。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芊眠(qiān mi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娇美貌丽。
侵晓(qīn xiǎo)的意思:指夜晚渐渐消失,天色渐亮。
无传(wú chuán)的意思:没有传闻或消息传递
乌拉(wù lɑ)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离开或消失。
谢屐(xiè jī)的意思:指一个人因为得到了某种好处而感到愧疚和不安。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王不留行(wáng bù liú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势力或权势非常大,行为任性,没有人能够制约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拉草在乡村农耕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生长环境的自然之美。开篇“草名乌拉古无传”,以一种略带神秘的口吻引出乌拉草,暗示其虽不为众人所熟知,却在特定环境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与村农用最便”点明乌拉草在农业活动中的实用价值。
接着,“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两句,通过晨露和霜冻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乌拉草生长于清晨与夜晚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农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劳作的艰辛与坚持。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露水与霜冻分别对应早晨与傍晚,形象地描绘了一天中不同时间乌拉草的状态,也暗含了农人早出晚归的辛勤。
“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乌拉草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地位。乌拉草不仅是一种植物,其名称“山中踟躅”暗示其在山林间生长,而“王不留行义可捐”则可能是在借喻乌拉草的某种特性或用途,表达其对农事或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最后,“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描绘了乌拉草覆盖的广阔绿色平原,以及诗人渴望探索更高远世界的愿望。这里的“芊眠”形容草木茂盛,与“平野绿”相呼应,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而“拟随谢屐到峰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拉草及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