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愁见、边云群起,牛羊无别。
柳未成条风已断,莺将作语春频歇。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冰冻(bīng dò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寒气逼人。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芦笳(lú jiā)的意思:芦笳是指古代一种用芦苇制作的管乐器,比喻表演技艺高超的乐曲或演员。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条风(tiáo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或行为像风一样,轻浮、不稳定、无拘无束。
相发(xiāng fā)的意思: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游缰(yóu jiāng)的意思:指马匹游走时没有拴住缰绳,随意奔跑的样子。比喻人行动放纵,不受拘束。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这首《满江红·山阴道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开篇“咫尺江山,黄水外,龙堆相发”,以辽阔的江山为背景,黄河流淌于远处,龙堆(沙漠)在视野中延伸,展现出边疆的雄浑景象。接下来“最愁见、边云群起,牛羊无别”,描绘了边地云雾缭绕,牛羊混杂的景象,流露出对边疆环境的忧虑和感慨。
“白草已将青草变,平城病与长城没”两句,通过白草与青草的对比,以及平城(指边塞城市)与长城的消失,表达了边疆环境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感。“倩芦笳、吹出汉宫春,梅休折”,芦笳声中仿佛吹来了汉宫的春天,梅花不再绽放,暗含着对往昔繁华与现实衰败的对比。
“天断处,沙如雪。天连处,沙如月”,这两句以沙地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广阔与荒凉,同时“天断处”与“天连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孤寂的氛围。“总茫茫冰冻,未秋寒彻”,描述了边疆冬季的严寒,冰冻覆盖大地,还未到秋季却已寒冷彻骨。
最后,“柳未成条风已断,莺将作语春频歇”,柳树尚未抽芽,春风已逝,莺鸟即将停止歌唱,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短暂。诗人以“劝行人、身滞紫游缰,教华发”结束,劝告旅人珍惜时光,面对岁月的流逝,不禁生发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边疆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边疆环境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历史变迁、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