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慵吾亦愧,煮药缺乌薪。
- 翻译
- 酷暑中究竟有什么,我独居在这个时候。
接近秋天的六七月,连续有两三人病倒。
请来的名医实属委屈,深深同情我这老人的贫困。
连女仆都懒散,我也感到惭愧,煮药时又缺少柴火。
- 注释
- 酷暑:极热的夏天。
穷居:孤独居住。
值此辰:正值这个时刻。
交秋:接近秋季。
连病:连续生病。
两三人:两三个人。
虚屈:委屈了。
名医:有名望的医生。
老子:对老年人的尊称。
婢慵:女仆懒散。
吾亦愧:我也感到惭愧。
乌薪:乌木柴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酷热与疾病中挣扎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酷暑端何物,穷居值此辰”两句,通过对炎热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夏日之苦的感受,以及这种酷暑下贫困家庭的艰难处境。
接着,“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个家庭在接近秋季的时间里,多个成员都因为天气变化而生病的情形。这里“交秋”二字,既指时间上的转换,也隐含着天气温差带来的疾病。
下半首诗,“虚屈名医至,深怜老子贫”表达了对名医到来进行诊治的期待,同时也表现出对家中老人处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这里的“虚屈”一词,意味着虽然病痛难忍,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哀求。
最后,“婢慵吾亦愧,煮药缺乌薪”两句,则描绘了家中女仆(婢)因为懒惰而未能及时备好柴火,以至于连煮药都成问题。这里“婢慵”一词,突出了家庭内部的不和与困境,而“我亦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更好照顾家人的自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炎热天气、疾病缠身以及家庭生活困顿等现实问题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苦难深刻的体验和同情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郏城二苏墓为眉山吴方伯重修赋
悠悠郏城隅,缭绕惟长路。
路旁土巍然,云是两苏墓。
两苏生眉山,崛起真寡助。
遥从泉翁来,瑞凤莫敢附。
文章压曾王,光燄追李杜。
才高众口谗,屡斥同党锢。
流落天之涯,气节穷益固。
何况友爱情,死葬亦相顾。
惜哉今何存,宿草但零露。
上颓登樵牧,旁穿走狐兔。
行人每经过,感叹复悲慕。
到今五百年,起废良有数。
一朝为鸠工,周垣更重户。
种树郁青葱,风雨泣昏暮。
依然彭城时,飘泊似前度。
方伯今名臣,好义夙所负。
惓惓仰止心,岂为乡党故。
阳羡有田园,曾枉长公步。
我生不及从,梦寐若平素。
高坟无由谒,拙句聊自赋。
《题郏城二苏墓为眉山吴方伯重修赋》【明·徐溥】悠悠郏城隅,缭绕惟长路。路旁土巍然,云是两苏墓。两苏生眉山,崛起真寡助。遥从泉翁来,瑞凤莫敢附。文章压曾王,光燄追李杜。才高众口谗,屡斥同党锢。流落天之涯,气节穷益固。何况友爱情,死葬亦相顾。惜哉今何存,宿草但零露。上颓登樵牧,旁穿走狐兔。行人每经过,感叹复悲慕。到今五百年,起废良有数。一朝为鸠工,周垣更重户。种树郁青葱,风雨泣昏暮。依然彭城时,飘泊似前度。方伯今名臣,好义夙所负。惓惓仰止心,岂为乡党故。阳羡有田园,曾枉长公步。我生不及从,梦寐若平素。高坟无由谒,拙句聊自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367c6a917335e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