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竭山亦摧,喟然吾何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阳(bó y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智慧出众。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喟然(kuì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悲伤的样子。
龙德(ló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卓越的道德品质。
民言(mín yán)的意思:指民间流传的智慧言辞或谚语。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潜升(qián shēng)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某个人的潜在能力逐渐显露出来,逐步提升。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周道(zhōu d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的品德风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至人”为引子,探讨了道德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至人即为道德高尚之人,他们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这种理想往往难以被理解或实现。
诗的开头“至人迈龙德,世岂识潜升”,表达了至人追求的道德境界超脱于常人所能理解的层面,如同龙之隐匿,不易被人察觉。接着,“昔在周道衰,伯阳起西征”引用了历史典故,暗示在道德衰败的时代,像伯阳这样的人物试图通过行动来恢复道德秩序,但“胡为委一世,畏此网与罾”则表达了即使有心改变,也因现实的束缚而难以实现。
“川竭山亦摧,喟然吾何称”进一步描绘了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如同河流干涸、山峦崩塌,让人感叹道德的失落。最后,“岂不怀徘徊,民言憯无惩”指出尽管内心充满犹豫和徘徊,但民众的行为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道德的沦丧似乎无法得到纠正。“亹亹强著书,后贤以为经”则表明诗人通过著书立说,希望为后来的贤者提供道德的指引和借鉴。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道德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