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村 居 谩 赋 明 /张 掞 抱 病 余 三 月 ,居 贫 寄 一 村 。目 昏 难 细 字 ,耳 背 喜 高 言 。飘 泊 荒 儿 学 ,羁 栖 对 仆 樽 。城 西 空 故 宅 ,自 为 厌 烦 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耳背(ěr bèi)的意思:指听力不好,耳朵听不清楚。
烦喧(fán xuān)的意思:指嘈杂喧闹、繁忙纷扰。
高言(gāo yán)的意思:指高尚的言论或高明的话语。
故宅(gù zhái)的意思:指旧居、故居,也指故人的家。
昏难(hūn nán)的意思:形容黑暗困难,没有出路。
羁栖(jī qī)的意思:指人离开故乡,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细字(xì zì)的意思:指写得细小的字。
厌烦(yàn fán)的意思:厌烦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到厌倦和不耐烦。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村居谩赋》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而长期居住在乡村的境况。首句“抱病余三月”表达了诗人患病已久,已有三个月之久,显示出其身体状况不佳。接着,“居贫寄一村”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贫困和远离尘嚣的简朴生活。
“目昏难细字”写出了诗人视力衰退,难以看清细小的文字,暗示了年老体衰的现实。然而,“耳背喜高言”则出人意料,诗人虽然听力不好,却反而喜欢听别人高声交谈,这可能反映了他渴望与人交流的心情,尽管沟通不便。
“飘泊荒儿学”暗示了诗人或许曾有过子女,但他们已经长大离家,自己则在孤独中继续学习或思考,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羁栖对仆樽”描绘了诗人与仆人共度时光,饮酒解闷的画面,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最后两句“城西空故宅,自为厌烦喧”点题“村居”,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更愿意在安静的乡村过着简单的生活,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心境,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
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
离人背水去,喜鹊近家迎。
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题刘华书斋
白石床无尘,青松树有鳞。
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
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
偶来疏或数,当暑夕胜晨。
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
终南同往意,赵北独游身。
渡叶司天漏,惊蛩远地人。
机清公干族,也莫卧漳滨。
哭柏岩和尚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
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
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