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唼水中蒲,渴仰石边濑。
宁随鸥鹭閒,不伍凫鹜态。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鸡与鹅的个性与生活状态。首句“独行澹无俦”描绘了鸡的孤独与淡泊,它独自行走,没有同类相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接着,“拳立如有待”则刻画了鸡站立的姿态,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饥唼水中蒲,渴仰石边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鸡的生活习性。鸡在水中觅食,又在石边饮水,形象地展示了它们对食物和水源的依赖。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鸡的生活细节,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的普遍规律。
“宁随鸥鹭闲,不伍凫鹜态”则进一步揭示了鸡的个性与选择。鸡宁愿与悠闲自在的鸥鹭为伴,也不愿与那些平庸的鸭子为伍,表达了对自由与高雅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鸡的形象更加鲜明,富有个性。
最后,“山阴久萧条,毛羽复谁爱”两句,将画面的背景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山阴之地,长久以来显得荒凉寂寞,鸡的羽毛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与独特,似乎在诉说着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自然习性,更蕴含了对自由、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情感真挚深沉,使得这幅画作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
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
焉用佐天子,特此报故人。
人知大贤心,不独私自身。
弛张有深致,耕钓陶天真。
奈何清风后,扰扰论屈伸。
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纷纶。
我行访遗台,仰古怀逸民。
矰缴鸿鹄远,雪霜松桂新。
江流去不穷,山色凌秋旻。
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
昔为儿童在阴戏,当时意小觉日长。
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象床。
西邻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黄粱。
因思九州四海外,家家只占墙阴内。
莫言墙阴数尺间,老却主人如等闲。
君看眼前光阴促,中心莫学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