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道(biàn dào)的意思:指路边或道路旁边供行人通行的窄小道路。
大颠(dà di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动或变化。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焚骨(fén gǔ)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佛教(fó jiào)的意思:佛教是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源自印度。它以佛陀的教导为基础,强调通过修行和慈悲来达到解脱和觉悟。
观法(guān fǎ)的意思:观察法律、法规,了解和遵守法律。
空言(kōng yán)的意思:空洞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或承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人缘(rén yuán)的意思:人缘指一个人与他人建立起的良好关系,特指与他人相处融洽、受到他人喜爱的能力。
三车(sān chē)的意思:指三辆车,比喻多次努力、多方尝试。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许大(xǔ dà)的意思:形容事物规模庞大,数量众多,超过常人所能承受的程度。
亦许(yì xǔ)的意思:也许,或许,表示对某种可能性的推测或猜测。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杨乐庵建慈云寺既成见招得胎字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胎”字为题,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自从千载韩山后”,借韩山的历史背景,引出对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思考。接着,“又见三车象力开”,以“三车”象征佛法的传播,强调了佛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的力量。
“便道人缘终就劫”,通过“人缘”与“劫”的关联,探讨了个人修行与宇宙命运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佛教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哲学思想。紧接着,“乍疑佛教顿更胎”,则表达了对佛教快速改变人心、净化灵魂的期待与赞美。
“毒龙观法新无碍”,运用“毒龙”这一形象,象征着人性中的贪婪、嫉妒等负面情绪,而“观法新无碍”则表明通过佛法的观照,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得到净化,心灵得以自由。
“溪鳄知文久却回”,以“溪鳄”比喻那些曾经迷失或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在佛法的引导下,最终回归正道,体现了佛教对救赎与转化的承诺。
最后,“始信当年焚骨者,空言亦许大颠来”,通过对比当年的焚骨者与后来的“大颠”(可能指佛教高僧),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即使最初的言论或想法再空洞,只要付诸实践,也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和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道德以及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佛教文化中关于自我救赎、心灵净化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赤谷西崦人家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览镜呈柏中丞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