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边(ān biān)的意思:安抚边境,稳定边疆。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边计(biān jì)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计划和策略。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二庭(èr tíng)的意思:指人的两个庭院,比喻两个家庭或者两个阵营。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旧国(jiù guó)的意思:指古代已经灭亡或者已经被推翻的国家。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轮台(lún tái)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前沿阵地或边疆城市。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托身(tuō shēn)的意思:指依靠或寄托身体的地方。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西海(xī hǎi)的意思:指西方的大海,也用来比喻远离家乡、离别的地方。
幸得(xìng de)的意思:表示因某种原因而得到幸运或幸福的结果。
烟埃(yān āi)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灰尘或物质。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白龙堆(bái lóng duī)的意思:指人物形貌高大威猛,气势雄伟壮丽。
- 注释
- 尝:曾经。
读:阅读。
西域传:古代史书,记载西域地区历史、地理等信息。
汉家:指汉朝。
得:占有。
轮台:古代西域地名,位于今新疆境内。
古塞:古老的边塞。
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空:空寂,无人居住或活动。
阴山:山脉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独:单独,独自。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二庭:指西域的龟兹、焉耆两国,或泛指西域诸国。
近:靠近。
西海:古代对西方湖泊或海域的泛称,此处可能指咸海或里海。
六月:农历六月。
秋风:秋季的风,此处反常出现,暗示边疆气候特殊。
日:日益,一天比一天。
上:登上。
北楼:城北的高楼,用于登高望远。
杀气:战场上肃杀的气氛,象征战争的紧张局势。
凝不开:凝结不散,形容杀气浓厚,久久不消。
大荒:广阔的荒野。
无鸟飞:没有鸟儿飞翔,形容荒凉寂静。
但见:只见,只看到。
白龙堆:古代沙漠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东,以沙丘形态奇特著称。
旧国:故国,指诗人的故乡。
眇:遥远,渺茫。
天末:天边,极远处。
归心:思归之心。
悠哉:长久,深远。
上将:高级将领,主将。
新破胡:新近击败胡人(北方游牧民族)。
西郊:城市西部的郊区。
绝:断绝,消失。
烟埃:烽烟与尘埃,代指战乱和战火。
边城:边境城市。
寂无事:静谧无事,形容和平宁静。
抚剑:手抚宝剑。
空徘徊:空自徘徊,表示诗人虽身处安宁但仍感壮志未酬。
幸得:有幸得到。
趋幕中:在幕府任职,参与军政事务。
托身:寄身,投身。
厕群才:置身于众多有才能的人之中。
早知:早已知道。
安边计:安定边疆的策略。
未尽:尚未完全实现。
平生怀:平生的抱负,一生的理想。
- 翻译
- 曾经阅读《西域传》,记述汉朝占有轮台之事。
古老的边塞历经千载已空寂,唯有阴山独立高峻。
西域二庭靠近西海之滨,六月时分竟吹起秋风。
日暮时登上北楼眺望,浓重的杀气凝结不散。
广袤的荒原不见鸟儿飞翔,唯见白龙堆沙丘连绵。
故国远在天际尽头,归乡之心日益深长。
主将新近破敌胡虏,西郊一带消除了烽烟尘埃。
边城一片宁静无事,手抚宝剑却空自徘徊。
有幸能在幕府任职,置身于众多贤才之中。
虽然已知安定边疆之策,但未能完全实现平生抱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岑参以其雄浑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在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哀思。
首句“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疆土的关怀。轮台,位于今天的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这里被提及,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志,也象征着汉族文化的辐射。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中,“古塞”指的是历史上边防要塞,而“千年空”则透露出一股沧桑巨变、人事皆非之感。接着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阴山独崔嵬”,阴山,横亘在北国,如同长城一般,是中国古代边防的象征,它的孤独与巍峨,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立无援。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中,“二庭”可能指的是边塞上的两处要塞,而“六月秋风来”,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通过秋风的萧瑟,增添了一种凉意和悲凉。
接下来的“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表达了诗人登楼所见,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心中的沉重与忧虑。北楼,是边塞上的瞭望之地,而“杀气凝不开”,则是对战争氛围的感受,透露出边疆战事的紧张。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堆”中,“大荒”形容广袤无垠的荒野,而“无鸟飞”,则是对这片荒芜之地生灵稀少的描绘。接着的是“但见白龙堆”,可能指的是沙丘或积雪,白龙在这里成为了荒凉景象的一部分。
“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旧国”暗示着历史的久远,而“眇天末”,则是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渴望,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边的遥远。
最后,“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几句,则是对战争胜利后的情景描写,以及诗人个人命运与历史使命之间的纠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感。岑参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更是将个人情怀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篇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边塞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