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道中》
《洛阳道中》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闭关令节行役良宵

种秫难疗病,为官易折腰

岭低西鹳月,桥落万安潮。

寄语淮南桂,深山欲共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疗病(liáo bìng)的意思:

治疗疾病。《后汉书·王符传》:“《述赦篇》曰:‘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病可愈而寿可长也。’”《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许裔宗》:“以此疗病,不亦疎乎!”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万安(wàn ān)的意思:形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局面。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洛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联“闭关逢令节,行役度良宵”,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官场,每逢佳节仍需奔波劳碌,难以享受节日的欢乐。一个“闭关”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行役”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人士常年在外奔波的生活状态。

颔联“种秫难疗病,为官易折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秫,古代用来酿酒的高粱,这里比喻官场的忙碌与劳累,难以治愈内心的疲惫与疾病。“为官易折腰”则是对官场阿谀奉承、屈膝求人的讽刺,形象地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

颈联“岭低西鹳月,桥落万安潮”,转而描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岭低”、“鹳月”、“桥落”、“万安潮”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与官场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愿。

尾联“寄语淮南桂,深山欲共招”,以“淮南桂”象征高洁的品质和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深山欲共招”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真正自由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声声慢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

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

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

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

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0)

弱柳

枝茎何弱种何缘,著架扶持势可怜。

但见低垂长卫足,更无疏竦欲参天。

离情漫指千条线,野兴堪惊一点烟。

最惜柔谦似君子,夜凉重起绕栏边。

(0)

绝句六十四首·其五十七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

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證无为。

(0)

寄晁应之二首·其一

强读诗书叹白头,一官飘泊寄东周。

匏瓜有系身难去,人足无音境更幽。

晚接贤豪宽病思,老将文字写离忧。

相思一夕亲谈笑,梦断云山相对愁。

(0)

浪淘沙令

肠断送韶华。为惜杨花。雪球摇曳逐风斜。

容易著人容易去,飞过谁家。聚散苦咨嗟。

无计留他。行人洒泪滴流霞。

今日画堂歌舞地,明日天涯。

(0)

岳阳

天入平湖远,楼深纳霁华。

青山藏福地,碧树记人家。

水落鱼龙蛰,风高雁鹜斜。

古来形胜地,何事忆长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