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时宰生日诗”为背景,展现了对时宰(即当时的宰相)的崇高敬意与赞美。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平、统一、岁月与祝愿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宰卓越功绩的认可和对其长寿的诚挚祈愿。
首句“一语能平百战尘”,以“一语”象征时宰的智慧与决策力,能够化解纷乱,平息战争的烽烟,展现出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时宰一句话的力量,与战争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和平的珍贵与时宰的伟力。
次句“两朝赤子尽归仁”,进一步赞扬时宰在两朝时期,以其仁德之心,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戴。这里的“赤子”比喻民众,表达了时宰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道德上深受人民爱戴,实现了政治与民心的和谐统一。
第三句“十年困卧边亭鼓”,描绘了时宰在边疆的艰辛岁月,面对战争的挑战,他不畏艰难,坚守岗位,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这句诗通过“困卧”与“边亭鼓”的形象,展现了时宰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与付出。
最后一句“同祝公年是几人”,表达了对时宰长寿的共同祝愿,希望他的智慧与德行能够长久地惠及国家与人民。这句话将个人的祝愿上升到群体的共鸣,体现了人们对时宰的深切关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政治、道德与个人情感,既是对时宰卓越功绩的颂扬,也是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闽南途中口占
客睡何曾一夜成,桥霜店月趁行程。
凭谁借得图经看,过眼溪山尽识名。
停云落月不胜悲,文酒流连尚梦思。
应有故人从此过,沿途墙柱且题诗。
才脱鲸氛遇绿林,客囊羞涩尚高吟。
枫亭驿里饥肠转,饱啖荔枝当点心。
问遍邮程问鸟名,异乡人语听难明。
先型古迹流连久,恼煞舆夫强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