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郭 经 知 县 宋 /文 同 促 促 送 归 客 ,短 亭 垂 柳 风 。离 樽 掩 残 日 ,去 骑 若 轻 蓬 。百 里 讴 歌 内 ,三 年 畏 谨 中 。乡 人 问 蜀 物 ,笑 指 一 囊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促促(cù cù)的意思:形容急迫、迫切。
短亭(duǎn tíng)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离樽(lí zūn)的意思:离开酒坛,指离别或离散。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囊空(náng kōng)的意思:指囊中空空,没有任何东西。比喻一无所有,一文不值。
轻蓬(qīng péng)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
畏谨(wèi jǐn)的意思:指对事物持谨慎、恭敬、谦虚的态度。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 翻译
- 急切地催促着归客离去,短亭边垂柳轻拂。
离别酒杯遮掩着落日余晖,远行的马匹像蓬草般轻盈。
在三百里的歌声与三年的谨慎中度过时光。
家乡人询问我带了什么蜀地特产,我笑着指向空空的行囊。
- 注释
- 促促:急切。
归客:归途的人。
短亭:小型驿站。
垂柳风:轻柔的柳树风。
离樽:离别酒杯。
残日:落日余晖。
去骑:远行的马匹。
轻蓬:轻盈如蓬草。
百里:三百里。
讴歌:歌唱。
畏谨:谨慎。
乡人:家乡人。
蜀物:蜀地特产。
囊空:行囊空无一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促促送归客”,设定了一种急迫的情感基调,同时也为下文的离别氛围奠定了基础。“短亭垂柳风”中的“短亭”常见于古代诗词中,通常象征着小巧精致的地方,此处与“垂柳风”相结合,更添了一份清新脱俗的意境。
接着,“离樽掩残日”,“离樽”指的是离别时喝的酒,而“掩残日”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切。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离别的无常和人世间聚散的自然法则。
“去骑若轻蓬”一句,以轻盈的马蹄声象征着远行者的离去,给人一种时间快速流逝、人事匆匆的感觉。这里“轻蓬”二字,用以形容马蹄踏过草地的声音,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百里讴歌”表达了对远行者深情的呼唤和不舍,而“三年畏谨中”则透露出对友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里的“畏谨”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品德的高度评价。
最后,“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乡人询问远方消息的情景,而自己却只能空手而回,只能用一副空荡荡的囊袋来象征性的回答。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幽默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写了离别之情、怀念之深以及现实中的无奈与幽默。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是一首巧用意象和情感表达来传递主题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置酒半山亭得秋字
怀抱久不写,兀坐如絷囚。
永怀西山胜,浩荡成兹游。
岩壑互窈窕,丛萝郁深幽。
飞烟入虚无,长风跨昆丘。
楚甸散林莽,商颜亦绸缪。
雷雨天地空,景气入夜浮。
况当节律变,万物飒以秋。
云来白日惨,天澹清江流。
西望渺关河,沈沈生暮愁。
兰苕暗幽谷,芰荷老芳洲。
一笑举酒觞,浩歌聊自酬。
幽赏兴未极,慨叹心悠悠。
世事苍茫外,寒沙明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