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其二》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岭梅花落白云秋,惆怅王孙久不留。

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

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边楼(biān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的边角楼,比喻地位低下或不重要的角色。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金装(jīn zhuāng)的意思:形容装饰华丽、金碧辉煌。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墨痕(mò hén)的意思:指用墨水写的字迹。比喻文章或书画的风格和气韵。

前度(qián dù)的意思:指过去的恋爱关系或婚姻。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梅花落(méi huā lào)的意思:比喻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岭上梅花凋零,白云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以“岭梅花落白云秋”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季节特征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凄美之感。

接着,“惆怅王孙久不留”,诗人借用了“王孙”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惆怅。这里的“王孙”既指友人朱之蓉,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一方面,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另一方面,又对世俗的浮华生活感到羞愧,不愿参与其中。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逃避与面对的矛盾思考。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云遮雁影,暗示着离别的哀伤;月光下的猿啼,更是增添了夜晚的孤寂与愁绪。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最后,“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蜡屐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足迹和回忆,海边的楼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寄托之地,暗示着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追寻到那种曾经的兴味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之任东瓯道中

夙驾星言渡海疆,仙人羽葆上官装。

丹心犹戴宸居紫,绿草频催客舍霜。

我欲云云思汲黯,卿多吃吃是周昌。

风尘一路怀天语,敢谓南箕不簸扬。

(0)

挽华鹅湖先生

昭代圭璋器,清时鸾凤仪。

宅心惟济困,体国在扶危。

箕尾归何早,夔龙祀岂迟。

典型犹未远,遗惠遍江湄。

(0)

题邵文庄公海天石屋

渊明归去爱林丘,意匠经营洞壑幽。

不负名山惟石室,本来高处有琼楼。

松龛隐隐三霄雾,蓬岛茫茫万里秋。

壁上前贤新刻像,两朝遗迹此中留。

(0)

拈花寻放处西林鄂公句也为下转语率成四章·其三

拈花寻放处,放处便生春。

悟入光明藏,情删苦恼因。

宝花当下境,金粟后来身。

空外原无际,中天一月真。

(0)

修复东林书院诗四首·其二仰止楼

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

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

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

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

(0)

二泉书院

江陵于分宜,相去一问耳。

分宜无不至,江陵亦诚鄙。

但看郑乡校,书院曷可毁。

毁之甚防川,天下纷然矣。

朝野乃相持,岂复有国是。

岿然鲁灵光,二泉九龙峙。

文庄去已久,并移忠定祀。

固赖贤守令,虚堂亦可委。

清风吹竹林,清泉流不已。

在下师文庄,在上侨可企。

不闻古大臣,休休无他技。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