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张,张而罗。罗在山,鸟则罹之。
艾如张,张而罗,柰此凤者何。
这首诗名为《艾如张》,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诗中以“艾如张,张而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设置陷阱捕捉猎物的情景,暗喻社会中的不公与陷阱。接着,诗人通过“罗在山,鸟则罹之。罗在地,鸿则罹之”,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陷阱无处不在,无论是山林间的飞鸟还是天空中的鸿雁,都无法幸免。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以“翩翩者凤,万里一去,千年来过”描绘出一只自由自在、高洁脱俗的凤凰,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与高尚。然而,面对遍布各处的陷阱,“艾如张,张而罗”,即便是如此高贵的凤凰,也难以逃脱被捕捉的命运。
最后,“奈此凤者何?”一句表达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与残酷,以及个体在强大压迫面前的无力感,体现了宗臣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吾友范君谊,宛似丘迟诗。
点缀花映草,草长莺乱飞。
咏诗知吾人,因人想其诗。
不知胸中宽,西域方鞭笞。
昔为守禦策,坚壁不容锥。
今作进讨计,万里入鼓鼙。
相从惜日短,既别恨见迟。
虽无老成人,彷佛颊赪儿。
每见挽手语,问我将何为。
我非浊子者,我友实似之。
典刑不可见,况复堂上奇。
边城气候晚,四月犹夹衣。
青灯照冷坐,素目披重帷。
孤怀苦萧屑,人事终难期。
何当命典刑,一笑相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