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三秋》
《踏莎行·其三秋》全文
清 / 袁绶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霜老空林,霞烧远岫。井梧摇落西风骤。

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

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六铢衣薄凉初透。

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暖香凝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六铢(liù zhū)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轻微。

暖香(nuǎn xiāng)的意思:指香味浓郁,令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气息。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入深(rù shēn)的意思:进入深处,深入其中。

深宵(shēn xiāo)的意思:深夜时分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薰炉(xūn lú)的意思:指炉中的香气,比喻学问或文化的积累。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远岫(yuǎn xiù)的意思:比喻目标或远方的事物。

铢衣(zhū yī)的意思:指非常贫穷,连衣食都很困难。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六铢衣(liù zhū yī)的意思:指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形容贫困潦倒。

鉴赏

这首《踏莎行·其三·秋》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静谧画卷。

首先,“霜老空林,霞烧远岫。”霜染的老林,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秋风中;而远处的山峦,被晚霞映照得如同燃烧的火焰,绚烂而壮观。这两句以霜和霞为引子,勾勒出秋天特有的景象,既有岁月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界的壮丽美。

接着,“井梧摇落西风骤。”井边的梧桐树在急促的西风中摇曳,落叶纷飞,预示着秋天的寒意已至。这一句通过梧桐树的动态,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猛烈与季节的更替。

“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东边的篱笆旁,黄菊盛开,如同黄金堆积,展现出秋天的丰饶与美丽。宴会之上,有人举杯劝饮茱萸酒,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古人对秋季的特殊情感和习俗。

接下来,“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内心如同悠闲的白云,轻盈自在;而人则像花朵般纤细,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两句将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最后,“六铢衣薄凉初透,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倚暖香凝袖。”穿着轻薄的六铢衣,感受到初秋的凉意;夜幕降临,小楼中容易进入深沉的夜晚。薰炉散发的香气温暖而持久,仿佛能凝结在袖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袁绶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猜你喜欢

偶书

君子不必相与言,礼乐相示甚昭然。

礼乐相示无一言,物物事事妙莫宣。

此妙自觉不可传,可传非觉亦非玄。

风雨霜露无非教,哀乐相生先圣篇。

(0)

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其二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弄月吟风处,孔子明言是孝慈。

(0)

酿溪煮海恩无极,千家沽酒万家盐。

(0)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四

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

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0)

和张倅行县

江浮叠巘弄清辉,云外冥鸿江上归。

击目自多幽兴在,挥毫时见彩笺飞。

应愁零雨侵星驾,好为援戈却晚晖。

帝室正须调鼎鼐,勒移寄语不须讥。

(0)

游九锁·其一

晓山云树碧生秋,乘兴间为洞府游。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