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迥烦先涤,林高暑易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神游(shén yóu)的意思:形容心灵超脱,精神飘忽,不受外界环境的束缚。
怡悦(yí yuè)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欢喜。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自怡(zì yí)的意思: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晦翁岩四周环境的清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联“地迥烦先涤,林高暑易残”以“地迥”、“林高”点出环境的开阔与清凉,暗示诗人在此地得以洗涤心灵,远离尘嚣。接着“暑易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凉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颔联“云飞自怡悦,竹报日平安”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云的自由飘逸象征着心灵的解放,竹子的坚韧和常青则寓意着生活的稳定与希望。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乐观。
颈联“目极河山远,神游宇宙宽”将视角从眼前的景物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眼界之广,也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深邃与宽广。
尾联“当年漂泊意,谁道愧儒冠”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反思。漂泊的经历或许曾让他感到困惑或失落,但如今他却能坦然面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自豪。儒冠在这里不仅代表了传统的学术身份,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即使曾经有过漂泊的岁月,但最终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份成就超越了外界的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晦翁岩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过汪氏别业其一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论语十二章》【秦·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567c68e356a8b0752.html
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