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响石》
《响石》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偶因传语者,识得点头谁。

真宰互相答,太虚原不知。

求声出幽谷,闻籁忆南綦。

此意难为赠,潮音与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出幽(chū yōu)的意思:走出幽暗或困境,重新见到光明。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互相(hù xiāng)的意思:彼此相互的关系或作用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与期(yǔ qī)的意思:与期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与人约定时间或期限,并按照约定的时间或期限来行动。

真宰(zhēn zǎi)的意思:指担任真正的宰相或首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成鹫的《响石》描绘了一种微妙的心境交流。首句“偶因传语者”,暗示通过某种媒介或偶然的机会,诗人得以与某种神秘的存在沟通。次句“识得点头谁”,形象地写出这种交流中的默契,仿佛对方通过无声的点头回应了诗人的理解。

“真宰互相答”中的“真宰”通常指天地自然的主宰,这里可能象征着宇宙间的某种力量,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互动和对话。“太虚原不知”,则进一步强调这种交流超越了世俗的理解,只有诗人和“真宰”之间心领神会。

“求声出幽谷,闻籁忆南綦”两句,将声音比喻为山谷回荡的籁籁之音,诗人仿佛在倾听来自自然深处的声音,同时回忆起遥远的南方(南綦),可能寓含着对远方或过去的思念。

最后两句“此意难为赠,潮音长与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然交流的珍视,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期待着与这种“潮音”(可能象征着自然的韵律或内心的感悟)长久相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人与自然、内心世界之间的深刻共鸣,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丘近夫应博学宏词之举口占赠别

老谢儒冠服草莱,残经重抱到燕台。

只愁错认文园病,特觊金茎赐露来。

(0)

咏四缘警世

身心世事四虚名,多少迷人被牵萦。

祸患只因权利得,轮回都为爱缘生。

安心绝迹从身动,处世忘机任事更。

触境遇缘常委顺,命基永固性圆明。

(0)

无一歌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

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

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

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

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

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

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

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

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

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

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

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0)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其四

颐养高年旦起迟,庭前春色动华滋。

筵张南第迎梅萼,曝倚东轩拂柳丝。

干禄幸来青紫侍,扬名惭乏事功垂。

诸孙罗列将朋酒,共祝长生拟玉饴。

(0)

杂咏·其三

嗟彼横江鲸,一朝著钓饵。

何如五总龟,曳尾泥涂里。

(0)

次韵怀友

江山供远眺,万景倍凄清。

烟树连秋色,霜钟报晓晴。

忧时双鬓改,恋阙寸心明。

谁识杜陵老,长吟涕泗倾。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