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 华 道 中 宋 /张 耒 我 行 陈 许 郊 ,千 里 平 若 掌 。居 民 杂 荆 榛 ,耕 少 地 多 旷 。野 兔 乍 跳 奔 ,惊 鸢 或 高 扬 。乔 林 多 疾 风 ,寒 涧 有 余 涨 。棘 篱 蔽 茅 屋 ,鸡 犬 入 村 巷 。主 人 扫 土 榻 ,秣 马 具 朝 饷 。童 儿 汲 土 井 ,败 饭 堆 瓦 盎 。忽 悲 为 生 陋 ,自 足 无 他 望 。嗟 予 走 薄 宦 ,奔 走 年 将 壮 。长 抱 羁 旅 愁 ,何 时 税 归 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朝饷(cháo xiǎng)的意思:朝代给官员的俸禄或百姓给官府的赋税
村巷(cū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的乡村小巷,也用来形容人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高飏(gāo yá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气概豪放,风采出众。
归鞅(guī yāng)的意思:指重要的人归附权贵,以获取个人利益。
寒涧(hán jiàn)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的河谷或山谷。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棘篱(jí lí)的意思:指比喻障碍或困难。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马具(mǎ jù)的意思:马具是指用来套在马身上的器具,比喻人们依靠工具或条件来完成某项任务。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秣马(mò mǎ)的意思:指给马匹喂食,比喻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条件。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乔林(qiáo lí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众多人或事物中显得突出、出类拔萃。
扫土(sǎo tǔ)的意思:扫土是指清除土地上的杂草、灰尘等,比喻清除障碍或消除困难,使事物得以顺利进行。
跳奔(tiào bēn)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跳跃奔跑的样子。
童儿(tó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也可泛指年轻人。
瓦盎(wǎ àng)的意思:形容容器空虚,内部没有东西。
为生(wéi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辛勤工作。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行陈(xíng chén)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陈述事物的来龙去脉或道理。
野兔(yě t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行动敏捷,逃避迅速。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注释
- 陈许: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荆榛:荆棘和灌木丛。
旷:空旷,开阔。
乍:忽然,猛然。
鸢:一种猛禽,老鹰。
乔林:高大的树林。
薄宦:微小的官职。
壮:壮年。
税:解除,卸下(负担)。
- 翻译
- 我行走在陈许的郊外,千里之地平坦如手掌。
居民散居在荆棘丛中,耕地稀少土地宽广。
野兔突然跳跃奔跑,惊飞的鸢鸟时而高飞。
高大的树林常有疾风,寒冷山涧水位上涨。
荆棘编成的篱笆围绕着茅屋,鸡犬穿梭于村巷间。
主人清扫着泥土铺成的床榻,喂马备好早晨的粮草。
孩童们从土井打水,剩饭堆积在瓦罐旁。
不必悲伤生活简陋,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唉,我奔波于微小的官职,年纪已近壮年。
长久以来饱受漂泊之苦,何时能卸下旅途的负担,归乡安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陈许郊野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涯的哀愁。
“千里平若掌”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广阔而平坦的乡野风光,这种景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现壮阔与开阔的情怀。然而接下来的“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则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艰辛图景,人们在荆棘丛生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但收成却不丰厚,这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困难和农民的艰苦生活。
“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飏”中,野兔的跳跃和鸟儿的惊飞,不仅增添了动态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不宁。紧接着,“乔林多疾风,寒涧有馀涨”则通过对严峻山林和急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中的“棘篱”和“茅屋”,形象地展示了农家简陋的生活环境,而“鸡犬入村巷”则是对乡间宁静生活的一种写实。“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表明主人在为新一天做准备,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农家经济。
“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中,童子从土井中汲水和破烂的饭菜堆积如山,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贫困与艰难。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艰辛生活的同情。
最后,“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一句,是诗人对自己以及那些生活在艰苦中的乡民的一种安慰和期许,鼓励他们要知足常乐,不必过于哀叹现实。然而紧接着的“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却流露出诗人自身对仕途生涯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乡野风貌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篇集美景与哀愁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其一
古人重实学,今人盗虚声。
窃取糟粕馀,富贵博恩荣。
衣锦誇闾里,策肥动公卿。
譬如三春花,转瞬萎荒城。
岂知松与柏,终古性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