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多尔自失,身在欲谁强。
还闻有馀勇,䟤跋少年场。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答助甫吏部八首》中的第五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才的评价和对个人志向的表达。
首句“不独宗吴辈”表明诗人认为人才不仅限于某一阶层或群体,暗示人才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接着,“人今未可量”表达了对当下人才能力的肯定,认为他们的潜力还未完全展现,有待进一步发掘。
“名多尔自失”一句,可能是在说名声过多有时会让人迷失自我,失去真我,强调了保持谦虚和本真的重要性。而“身在欲谁强”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力量的认识,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坚持自我,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斗剑悬中岳,霜雕击大荒”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才华比作悬挂在中岳的利剑,锋芒毕露;又如霜雕翱翔在广袤的大荒,展现出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还闻有馀勇,䟤跋少年场”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辈充满期待,他们还有余勇可贾,在人生的舞台上继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人才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品格的倡导,体现了王世贞鲜明的人才观和个人修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