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鹅毛何用孜孜麋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鹅毛(é máo)的意思:指非常轻微的事情或小错误。

法相(fǎ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和仪态端庄庄重,有法度。

方法(fāng fǎ)的意思:形容事物正在兴盛发展,前途光明。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盘飧(pán sūn)的意思:指吃饭。也用来形容享受美食的场景。

瓶罂(píng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态度冷漠、不关心。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团脐(tuán qí)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团结一致。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孜孜(zī zī)的意思:指勤勉不懈怠,努力不停歇。

千里寄鹅毛(qiān lǐ jì é máo)的意思:指即使距离很远,也能传递信息或寄托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扬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如鲜美的醽醁酒浸泡的鲫鱼,饱满的团脐紫蟹和其丰富的脂肪,春季嫩滑的莼菜如同酥油一般,以及社日时节肥美的姜芽。诗人感慨这些寻常食物虽不显奢华,但足以点缀餐桌,体现了淮南地区的生活习俗和对美食的珍视。

他还提到,这些土特产就像千里迢迢寄来的鹅毛,虽然微小,却表达了深厚的情谊。诗人认为,无需追求珍贵的麋鹿肉,与朋友分享这些朴素的美味,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地方风味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谒于肃悯公墓

荒坟邻近鄂王宫,异代孤臣伏腊同。

北狩忽闻哀痛诏,中兴多仗保釐功。

百年天地回元气,五夜松杉度烈风。

圣主只今恢庙略,玉门闻巳罢和戎。

(0)

黄山道中

微霜风物色凄凄,路入黄山是五溪。

帝子不归汾水上,行人愁过穆陵西。

荒原晓露铜驼泣,古驿秋风铁马嘶。

独客伤神家万里,斜阳征雁楚天低。

(0)

览古诗十首·其九

古之饮者流,沉冥自夷旷。

迈迹隘区中,逸情出云上。

如何灌仲孺,骂坐日怏怏。

丞相生贵甚,杯酒深责望。

魏其失势人,安能保无恙。

块垒浇不开,颍水翻浊浪。

嗟嗟老秃翁,举止竟踉蹡。

我亦事曲蘖,尚论独惆怅。

达生贵忘机,韬精齐得丧。

愿从竹林游,颓然且酣畅。

(0)

题荷寄施虎泉

三秋湖舫话离群,百里还家傍海云。

今日耶溪秋信至,抽残荷叶未逢君。

(0)

古意二苜·其二

练练松月明,泫泫花露坠。

人道是露水,侬道嫦娥泪。

(0)

纪赐四十首·其九戊寅正月上尚巾礼成群臣称贺赐白金文绮

负扆年来海岳安,春朝绣帻始胜冠。

龙楼拂曙天颜近,玉座垂旒日角宽。

九庙神灵应已慰,两阶环佩不胜欢。

迩臣幸奉青蒲对,珍赐还看出上阑。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