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南杂咏三首·其三》
《湘南杂咏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刘三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图籍寇兵。

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

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

常武不歌天亦老,琵琶作过船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桂(bā guì)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

常武(cháng wǔ)的意思:勇武,战斗力强。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调鹰(diào yīng)的意思:调动鹰隼,比喻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反噬(fǎn shì)的意思:指因自己的行为或言论而招致对方的反击或报复。

风靡(fēng mǐ)的意思:指一种事物在一定时间内非常流行,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追捧。

临难(lín nàn)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刻给予帮助或支持。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说调(shuō diào)的意思:指用言辞或行为来调笑或嘲笑别人。

图籍(tú jí)的意思:指书籍、图书。

于阗(yú tián)的意思:指远离故乡,生活在异地。

作过(zuò guò)的意思:指已经经历或做过某种事情,有相关的经验和见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三吾的《湘南杂咏三首(其三)》,主要描绘了于阗和洮阳地区的历史事件。首句“于阗几载洮阳上”暗示了两地可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或变迁。接下来,“临难方图籍寇兵”表达了在面临困境时,人们才开始筹划抵御外敌。

“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运用比喻,指出人们只关注眼前的小利,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即养虎为患的道理。诗人警告说,敌人一旦壮大,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涂穷反噬三湘地”,意味着敌人可能会反攻,威胁到湘南地区。

“风靡长驱八桂城”进一步描绘了敌人的强大攻势,暗示局势危急。“常武不歌天亦老”借用典故,表达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也不能放弃抵抗,因为战争是永恒的主题,即使天也会因之而显得苍老。

最后一句“琵琶又作过船声”以音乐作结,可能是借琵琶声暗指战争的残酷与无奈,也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轮回,战争的旋律似乎从未停止,如同船只过江,悲凉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战争的复杂性,警示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机,保持警觉和坚韧的抵抗精神。

作者介绍
刘三吾

刘三吾
朝代:明

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入明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以茹瑺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三十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中南人,坐罪戍边。建文初召还。不久即卒。
猜你喜欢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其二

自反仁而自反忠,芳莲开向火光中。

同君九万抟扶去,薄尽浮云出太空。

(0)

郴江百咏·其三十一景星观

圣世休祥见景星,曾闻瑞日庆云生。

羽人中夜来朝斗,透过松梢一点明。

(0)

郴江百咏·其六十七香山寺

十里城南古道场,一泓寒水翠微傍。

幽人衲子时来汲,疑是山中草木香。

(0)

华亭百咏·其六十七唳鹤滩

养鹤人何在,湖边水尚清。

唤回中夜梦,滩上戛然声。

(0)

题君祥北岩

北岩古名胜,风木盘诘曲。

万象并徙倚,一见无留瞩。

我归访乡旧,世事嗟反覆。

羡君北亩宫,绕窗艺松竹。

吟哦翠微里,缥缈如翔鹄。

浩浩阅沧波,俯仰媚幽独。

传家有令子,何止粲兰玉。

高卧恐未能,鸣驺行入谷。

(0)

皇帝閤春帖子·其二

宽大书方布,欢声四海同。

阳春如有脚,造物不言功。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