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桂(bā guì)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
常武(cháng wǔ)的意思:勇武,战斗力强。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调鹰(diào yīng)的意思:调动鹰隼,比喻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反噬(fǎn shì)的意思:指因自己的行为或言论而招致对方的反击或报复。
风靡(fēng mǐ)的意思:指一种事物在一定时间内非常流行,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追捧。
临难(lín nàn)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刻给予帮助或支持。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说调(shuō diào)的意思:指用言辞或行为来调笑或嘲笑别人。
图籍(tú jí)的意思:指书籍、图书。
于阗(yú tián)的意思:指远离故乡,生活在异地。
作过(zuò guò)的意思:指已经经历或做过某种事情,有相关的经验和见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三吾的《湘南杂咏三首(其三)》,主要描绘了于阗和洮阳地区的历史事件。首句“于阗几载洮阳上”暗示了两地可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或变迁。接下来,“临难方图籍寇兵”表达了在面临困境时,人们才开始筹划抵御外敌。
“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运用比喻,指出人们只关注眼前的小利,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即养虎为患的道理。诗人警告说,敌人一旦壮大,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涂穷反噬三湘地”,意味着敌人可能会反攻,威胁到湘南地区。
“风靡长驱八桂城”进一步描绘了敌人的强大攻势,暗示局势危急。“常武不歌天亦老”借用典故,表达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也不能放弃抵抗,因为战争是永恒的主题,即使天也会因之而显得苍老。
最后一句“琵琶又作过船声”以音乐作结,可能是借琵琶声暗指战争的残酷与无奈,也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轮回,战争的旋律似乎从未停止,如同船只过江,悲凉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战争的复杂性,警示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机,保持警觉和坚韧的抵抗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君祥北岩
北岩古名胜,风木盘诘曲。
万象并徙倚,一见无留瞩。
我归访乡旧,世事嗟反覆。
羡君北亩宫,绕窗艺松竹。
吟哦翠微里,缥缈如翔鹄。
浩浩阅沧波,俯仰媚幽独。
传家有令子,何止粲兰玉。
高卧恐未能,鸣驺行入谷。